[發明專利]一種地下隧道的縱向疏散結構及地下隧道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99969.X | 申請日: | 2011-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838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1 |
| 發明(設計)人: | 寧佐利;王莉;劉濤;劉偉杰;姜弘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21D9/14 | 分類號: | E21D9/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鄭立 |
| 地址: | 200125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下 隧道 縱向 疏散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隧道的縱向疏散結構,特別涉及一種地下隧道的縱向疏散結構。本發明還涉及具有這種地下隧道的縱向疏散結構的地下隧道。
背景技術
火災是道路隧道防災系統所防范的重點災害類型。長大隧道的疏散和救援難度較大,一旦發生火災,可能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基于“以人為本”的原則,道路隧道防火災系統的關鍵技術之一是確保人員疏散、消防救援安全、高效。
隧道一般采用的疏散救援模式有三種:橫向模式、橫縱結合模式和縱向模式。橫向模式是指利用橫向聯通道,由一孔隧道向另一孔隧道疏散或救援;縱向模式是設置隧道專用安全通道進行縱向的疏散和救援;橫縱結合的模式是設置兩種設施的綜合模式。三種模式的選擇取決于隧道特征、工程建設條件、配套設施水平等綜合因素。通過對國內外工程案例調研發現,國外道路隧道大多采用橫向或縱向單一的疏散救援模式,國內則三種模式均有工程案例。近年來在長大隧道的設計中,逐步重視縱向安全通道在火災救援中的重要作用。
日本東京灣海底公路隧道采用了全縱向的疏散方式,兩條盾構隧道間未設置橫通道。東京灣海底公路隧道地質條件與上海相似,為軟弱富水地層,為減少施工時的風險,并避免地震時由于相鄰隧道的相位不一致引起橫通道連接部位隧道主體結構的損害,在長度超過9km的兩條隧道之間未設橫通道。隧道利用車道板下的空間作為安全通道,每隔300m設置一處逃生滑梯和消防人員出入口,兩出入口間距約30m,并在車行道一側以明顯的標志標明緊急出口。然而,該安全通道只能通行人員和存放于隧道內部的人員疏散用的專用電瓶車,消防車輛無法從隧道外部進入。
通過調研發現,國際上火災時駕乘人員疏散和消防救援模式多采用在兩條隧道間設置小間距的橫向人行通道的模式,考慮到上海軟弱地層中實施人行橫通道的高風險性,上海城市道路隧道多采用人行橫通道與縱向疏散通道組合的模式來減少人行橫通道的數量,消防通過人行橫通道救援,駕乘人員通過人行橫通道和縱向疏散通道逃生,但存在人行橫通道間距加大后消防的救援效率降低、縱向疏散通道缺乏消防人員的有效疏散與救援,駕乘人員的疏散處于無序狀態,極易導致人員的傷亡。
因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一種利用大型盾構隧道下層閑置空間組織縱向疏散救援的結構和方法,以有效提高消防、救援效率,建立有效的疏散體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方面目的是提供一種地下隧道的縱向疏散結構,以解決現在的地下隧道的疏散結構消防、救援效率不高的問題。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達到本發明的目的。
一種地下隧道的縱向疏散結構,所述地下隧道包括:
兩圓隧道,所述兩圓隧道并行;
兩矩形隧道,所述兩矩形隧道分別設置在所述兩圓隧道的兩端并且連通所述兩圓隧道;
兩車道板,兩車道板分別設置在所述兩圓隧道及所述兩圓隧道兩端的所述矩形隧道中,所述兩車道板之上分別為一車道層;
設備管廊區,所述設備管廊區設置在所述兩矩形隧道之一中,并且位于所述兩車道板之間;
所述地下隧道的縱向疏散結構包括:
兩救援、消防車輛通道,所述兩救援、消防車輛通道分別位于所述兩圓隧道中的所述兩車道板之下;
所述地下隧道的縱向疏散結構還包括:
連接坡道,所述連接坡道位于所述設備管廊區,所述連接坡道的一端連接所述兩車道板所在的層,所述連接坡道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兩救援、消防車輛通道所在的層;
轉彎道,所述轉彎道位于所述設備管廊區所在的所述矩形隧道中,所述轉彎道設置在所述兩救援、消防車輛通道所在的層,所述轉彎道的一端連接所述連接坡道,所述轉彎道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兩救援、消防車輛通道之一。
本發明的地下隧道的縱向疏散結構,因為設置了所述連接坡道和所述轉彎道,消防、救援車輛可以通過所述兩車道層迅速進入所述兩救援、消防車輛通道所在的層,并可以在所述轉彎道掉頭,進入所述兩救援、消防車輛通道之一,這有效提高了消防、救援的效率。因為所述連接坡道位于所述設備管廊區,所以不會增加地下隧道開挖時的工程量,成本得到節約。并且,本發明的地下隧道的縱向疏散結構,沒有機械升降設施,沒有額外的專用附屬車道,無需專門養護,救援車輛進入疏散通道方便、快捷,可靠性較高。
在本發明實施時,優先地,所述地下隧道的縱向疏散結構還包括:
所述地下隧道的縱向疏散結構還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院,未經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9996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本質安全輸出準Z源開關變換器
- 下一篇:高速鐵路陡坡路基組合結構構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