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速公路優化控制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96899.2 | 申請日: | 2011-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605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2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樂飛;朱炯;楊潔;郭海鋒;趙俊波;張秀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8G1/00 | 分類號: | G08G1/00;G08G1/065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王利強 |
| 地址: | 311112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速公路 優化 控制 方法 | ||
1.一種高速公路優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 下步驟:
1)把一段高速路分成N個區間,每個區間包含一個入口匝道和一個 出口匝道,選取時空離散交通流模型來對高速公路區間進行表述,所 述時空離散交通流模型描述如式(1)-(4)所示:
qi(n)=αρi(n)vi(n)+(1-α)[ρi+1(n)vi+1(n)-ri+1(n)]-si(n)????(2)
其中:T表示采樣周期(小時),i={1,2,...N}表示第i個高速公路區 間,N表示區間總數,ρi(n)表示區間i在第n時刻的平均密度,單位 veh/lane/km,vi(n)表示區間i在第n時刻的平均速度,單位km/h,qi(n) 表示時間n第i+1路段駛入的車輛數,單位veh/h,ri(n)表示區間i在n 時刻從入口匝道進入路段i的流量,單位veh/h,si(n)表示區間i在n時 刻從出口匝道流出路段i的流量,單位veh/h,Li表示區間i的長度, 單位km,vfree和ρjam分別是自由流速度和單個車道的最大可能密度, α為加權系數,τ,v,λ,l,m是常參數;
將入口匝道車輛排隊長度根據時間變化進行量化,排隊長度pi(n) 的變化量化為下式:
pi(n+1)=pi(n)+T[di(n)-ri(n)]????(5)
對于被分成N個區間的一段高速公路,車道數確定,設定在每個 采樣周期流入區間1的交通流量為q0(n),則進入區間1的車輛平均速 度等于區間1的平均速度,并且區間N+1的平均速度和密度分別等 于區間N的平均速度和密度,即有:
ρN+1(n)=ρN(n),vN+1(n)=vN(n)????(6)
對于車流量來說,當i=1時,式(2)依舊成立,i=N時有:
qN(n)=αρN(n)vN(n)????(7)
其中,di(n)表示入口匝道i的到達流量;
2)各匝道的調節率通過設定以總的服務流量最大及入口匝道車輛平 均等待時間最小的高速公路多匝道聯合控制優化目標確定,具體步驟 為:
設在t時刻,已知區間i長度為Li,區間i的平均密度和速度分別 為ρi(t)和vi(t),則在[t1,t2]時間段內區間i內服務流量為: 分成N個區間的高速公路總服務流量為:
設第i個入口匝道的交通需求為di(t),可匯入流量為ri(t),且 di(t)≥ri(t),則在[t1,t2]時間段內入口匝道平均等待時間為: 其中H為入口匝道的個數;
建立如下優化目標模型:
s.t.rimin≤ri(n)≤di(n)
其中式(8)表示在[t1,t2]時間內N段高速公路所有車輛行駛的總距 離為最大,即各路段流量接近最大通行能力;式(9)表示在[t1,t2]時間 內入口匝道平均等待時間最小,約束條件中rimin為第i個入口匝道規定 最小匝道調節率的值;
3)蟻群算法對所述高速公路多匝道聯合控制優化模型進行求解,解 空間的維數等于入口匝道的個數,每個路段區間入口匝道調解率的約 束條件為:
rimin≤ri≤di(n),i=1,2,3....H.
其中:ri為第i匝道的調節率,rimin為第i入口匝道規定的最小匝道調 節率,di(n)為第i入口匝道n時刻交通需求量,H為入口匝道個數, 通過把解空間的第i維分量分成ki個子區間,其中第j 個子區間為[rimin+(j-1)·length,min(di(n),rimin+j·length)],length為 設定的長度;
4)根據步驟3)獲得每個路段區間入口匝道最優調解率,根據計算 結果對各個路段區間入口匝道進行車流量調節。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速公路優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驟3)中,求解過程如下:
3.1)設系統中有M只螞蟻,將解的分量看成H個頂點,第i個頂 點代表第i個分量,所述第i個分量即是第i個入口匝道調節率,在第 i個頂點到第i+1個頂點之間有ki條連線,代表第i個分量的取值在ki個不同的子區間;
3.2)記其中第j條連線上在t時刻的信息量為ωij(t),每只螞蟻從第 1個頂點出發,選擇一條連線到達第2個頂點,再從第2個頂點出發, 依此類推螞蟻到達第m-1個頂點后,在km-1條連線中選取一條連線到 達終點;
3.3)每個螞蟻所走過的一條路徑代表一種解方案,指出了每一個 分量所在的子區間,解具體值的確定根據求解精度要求,設定合適區 間長度,取各個子區間的中間值作為解的相應分量;
3.4)在M只螞蟻得到M個解后,利用函數maxF=f1-f2作為評估 解優劣的適應度函數,然后根據適應度函數值更新各條邊上的信息 量;
3.5)重復步驟3.1)-3.4)迭代過程,直至達到最大迭代次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9689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中繼多輸入多輸出信號的單輸入單輸出中繼器
- 下一篇:無極調速式抽油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