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竹纖維的生產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91788.2 | 申請日: | 2011-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335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2 |
| 發明(設計)人: | 姚正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熟市佳懿針紡織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B1/10 | 分類號: | D01B1/10;D01C1/00;C12S11/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廣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張利強 |
| 地址: | 2155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竹纖維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竹纖維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竹纖維是從自然生長的竹子中提取出的一種纖維素纖維,是繼棉、麻、毛、絲之后的第五大天然纖維。竹纖維具有良好的選氣性、瞬間吸水性、較強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同時又具有天然杭菌、抑菌、除端、防臭和抗紫外線功能。專家指出,竹纖維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天然環保型綠色纖維。?
但迄今為止,竹纖維的生產基本上采用截段、分片、去青、去黃、蒸煮、壓軋成竹絲束等工序,脫離不了先成竹片再成竹纖維束的工藝,其加工技術較落后,生產效率低下,加工設備功能單一,加工材料浪費嚴重,無法對整根竹子或竹邊角料進行加工以實現高效規模化生產。而且目前制備方法中的關鍵工序未充分利用竹材的結構特點,其加工時機選擇不當,未在竹材最佳力學性能點實施開纖,竹纖維精細化工藝不盡合理,所生產的竹纖維質量差,纖維粗、短、硬,纖維均勻度、長度、細度、強度等指標不僅達不到紡織用纖維的要求,甚至還不能滿足制備復合材料、非織造材料的要求。?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以上缺陷,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一種生產效率高、加工成本低、竹纖維質量穩定的竹纖維的生產方法。?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竹纖維的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一、切斷:用機械沖擊和壓縮機壓榨,再將竹材切成指定長度的小竹片;
二、軟化:將切好的竹材送入軟化池的軟化液中進行軟化;
三、開纖、分類、篩分:將竹材送到開纖分離機實現梳解、開纖分離、氣流分類,得到竹絲狀纖維,再利用振動篩將竹絲狀纖維的粉狀物去除;
四、煮練:采用高壓釜對上述小竹片進行高壓蒸煮軟化處理,壓力為5-6個大氣壓,溫度在155-175℃之間,處理時間為1-3小時;
五、清洗、脫水:將漂白后的竹絲狀纖維瀝干,然后用含0.1-0.2%的稀硫酸溶液清洗至PH值6-7,再用清水清洗后脫水;
六、脫水烘干:將洗滌后的竹纖維用機械甩干方式或真空方式、或板壓方式進行脫水,送入干燥器中烘干或在太陽光下自然曬干,烘干后竹纖維含水量為5-25%;
七、酶處理:用噴頭將果膠酶均勻噴到竹絲狀纖維上。
根據本發明的另外一個實施例,一種竹纖維的生產方法進一步包括步驟二中軟化處理是將竹材放入軟化池中,加入含堿或液氨的溶液進行浸泡,溶液濃度為1-5%,液面高出竹材1-3毫米,浸泡時間為10-15小時。?
根據本發明的另外一個實施例,一種竹纖維的生產方法進一步包括所述軟化處理中軟化液可選用濃度1-10g/l的果膠酶、濃度為1-20g/l的木質素酶、濃度為1-30g/l的纖維素酶、濃度為2-8g/l半纖維素酶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混合物。?
根據本發明的另外一個實施例,一種竹纖維的生產方法進一步包括所述步驟四和步驟五之間還包括洗滌漂白工序:將竹纖維放入洗滌槽中經清水洗滌后,送入漂白池中在攪拌下用漂白液進行漂白,再次用清水洗滌。?
根據本發明的另外一個實施例,一種竹纖維的生產方法進一步包括所述漂白液選用次氯酸鈣溶液、或次氯酸鈉溶液、次氯酸鉀溶液,漂白液的濃度為0.02-0.1%,溶液溫度在2-15℃,漂白時間為5-10分鐘。?
根據本發明的另外一個實施例,一種竹纖維的生產方法進一步包括本發明所述的竹纖維是直徑在0.09-0.15毫米、長度在80-250毫米的竹纖維。?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竹子開纖分離機充分發揮竹材軟化后的最佳開纖點,能夠根據需要調整機械加工參數,獲得不同的纖維長細比,使加工的竹纖維比原來更細、更均勻,其生產過程可靠,資源利用率高,加工成本低廉,環境污染小,產品質量穩定。本發明生產的精竹原纖維具有長細度均勻、強度高、柔韌性好,纖維吸放濕性、透氣性強,杭菌除臭性能尤其突出,是一種價廉物美,性能價格比優越的新一代天然功能纖維,可廣泛用于紡織、建材、汽車等領域。?
??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優選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如下:?
一、切斷:選用三年生毛竹、慈竹或綠竹等,用機械沖擊和壓縮機壓榨,再將竹材切成指定長度的小竹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熟市佳懿針紡織品有限公司,未經常熟市佳懿針紡織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9178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混紡紡織品
- 下一篇:準單晶鑄錠爐熱場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