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度芡實酒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90305.7 | 申請日: | 2011-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371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汆 | 申請(專利權)人: | 滁州學院 |
| 主分類號: | C12G3/02 | 分類號: | C12G3/02;C12R1/645;C12R1/86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9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低度 芡實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低度芡實酒的配方、釀造工藝和產品理化功能性質描述。
背景技術:
芡實是一種水生植物芡的成熟種仁,俗稱芡米,是我國傳統中藥材之一,也是我國衛生部首批頒布的“藥食兼用”材料之一。芡實具有多種保健功能,如“芡能止渴益腎,治小便不禁、遺精、白濁、帶下”(《本草綱目》)、芡實具有“補脾、利濕、固腎”功效(《本草求真》)。因芡實是水生植物,所以其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在中國,芡實多分布與湖泊、池塘、水系發達的浙江、江蘇、安徽、廣東、山東、湖北等地。年產干芡米10000噸左右,其中約1500-2000噸用于中藥材,其余用作滋補食材或食品加工。
目前,國內外對芡實深加工領域的文獻報道很少。在芡實產區,芡實加工以速凍鮮芡實、芡米或干制芡米等初加工產品為主,產品種類單一,應用范圍窄,經濟效益低下,致使我國芡實產業長期處于低水平、低效益的徘徊階段。因此,研究開發新的芡實食品和工藝技術是促進芡實產業快速發展,提升產業效益和技術水平的當務之急。
發明內容:
本發明利用芡實的生理保健功能,結合相關中醫藥研究理論,復配以一定比例的山藥和糯米,采用糖化菌種和釀酒酵母復合菌種的同時發酵工藝,在對原料配方、釀造工藝分析優化的基礎上,得到該低度芡實酒的配方、釀造工藝,并對該產品的主要理化功能特性進行了分析檢測和描述。在國內,類似于本發明的相關研究和專利還未見有文獻報道。
采用本發明制備的低度芡實酒,酒體澄清透明,呈琥珀色,風味清香、滋味甘醇,酒精含量15%(v/v)左右。據本課題組測定,所得芡實酒內含豐富的多酚類物質,總酚含量120mg/L(Folin-Ciocalteus試劑法),具有較強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活性。
本發明具有以下特點和創新:
1、作為一種特色資源的利用,本發明對芡實在功能食品領域深加工進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較為理想的結果。
2、采用本發明制備的低度芡實酒,酒體澄清透明,呈琥珀色,酒精含量15%(v/v)左右,風味清香、滋味甘醇。因酒精含量較低,適宜不同年齡階段的成年人飲用。
3、采用本發明制備的低度芡實酒,采用壓濾方式進行液渣分離,發酵過程中形成的功能活性組分(氨基酸、多酚、維生素等)均保留在酒液中,所得芡實酒的營養更全面,產品產率也較高。
4、采用發明制備的低度芡實酒,采用壓濾方式進行分離,酒體經自然沉降而澄清,整個加工工程未涉及高溫處理,更有利于原料中熱敏感性功能活性組分的保留。
5、采用本發明制備的低度芡實酒,雖然整個加工過程從未涉及高溫處理,且所得酒體中酒精含量較低(15%,v/v),但在室溫下貯藏18個月后,酒體中仍未發現任何腐敗、變質或明顯絮狀沉淀物產生。說明采用本發明制備的低度芡實酒酒體穩定,具有較強的自我防腐功能。
6、采用本發明制備的低度芡實酒,經室溫自然陳釀3個月后,其風味即發生明顯改善,新釀制酒中的苦味明顯減少,同時產生較強的香味,滋味也更加甘醇。
7、采用本發明制備的低度芡實酒,酒精含量15%(v/v)左右,總酚含量120mg/L(Folin-Ciocalteus試劑法),總固形物含量56.4mg/mL,總糖含量23.33mg/mL,總蛋白含量32.51mg/mL,游離氨基酸含量17.26mg/mL,游離氨基酸中必須氨基酸總量6.72mg/mL。該芡實酒具有較強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活性,其總還原力和清除超氧陰離子自由基(·O-2)活性顯著高于0.1mg/mL的維生素C溶液,對亞油酸過氧化抑制率達80%以上。
說明書附圖是本發明(即低度芡實酒)的主要釀造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流程:
以下通過低度芡實酒釀造的工藝流程圖,結合釀造過程,對本發明內容的具體實施過程作進一步地描述:
(1)原料配方:芡實、山藥(干)和糯米3種原料的質量比為20∶10∶70,其中芡實進行粗粉碎(粒徑0.5-1.0mm),山藥(干)粗粉(粒徑1-2mm),然后與糯米混合后,加入其總質量1.2-1.5倍量的水,浸泡30min后,上籠蒸30min。
(2)本發明采用菌種為霉菌和釀酒酵母復合菌種,接種量為0.8%-1.0%,混合均勻后,盡可放入發酵罐(原科裝入量為發酵罐2/3體積為宜)于30℃下發酵10-15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滁州學院,未經滁州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9030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