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不銹鋼精煉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82413.X | 申請日: | 2011-09-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144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譚建興;劉明生;武鵬;閆建新;劉睿智;段鵬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33/04 | 分類號: | C22C33/04;C22C38/42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 地址: | 030003***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不銹鋼 精煉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不銹鋼精煉的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不銹鋼精煉的方法,氬氧爐爐襯為鎂鈣質,為避免煉鋼過程中爐渣對爐襯的侵蝕,通常會在爐內加入一定量的含有MgO的造渣材料,保證渣中的MgO含量,減少爐渣對爐襯的侵蝕,提高爐襯耐材壽命。目前不銹鋼精煉環節多用輕燒白云石和石灰進行造渣,輕燒白云石中MgO含量約為30%,由于輕燒白云石中MgO的含量少,因此采用輕燒白云石與石灰進行造渣,使得所加渣料多,在不銹鋼精煉過程中多次入爐內,所加渣料多,渣層透氣性和流動性差,不利于脫碳而且爐渣堿度難以保證,加速還原期爐渣對爐襯的侵蝕。因此,少渣量、爐渣堿度穩定的造渣方法對不銹鋼精煉環節顯得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不銹鋼精煉的方法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一次性加入,穩定了爐渣堿度,減少了爐渣對爐襯的侵蝕,提高爐襯耐材壽命的不銹鋼精煉的方法。
本不銹鋼精煉的方法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驟:
(一)加入鋼水
將符合氬氧爐冶煉的鋼水加入氬氧爐中;
(二)脫碳
在頂槍與底槍共同吹氧氣和氮氣的吹煉脫碳的過程中,加入石灰與輕燒鎂球,保證氧化前期的基本堿度(爐渣堿度CaO/SiO2≥1.7)以及爐渣中MgO含量6%-8%,達到對爐襯的保護,鋼水的溫度不低于1620℃,然后進一步脫碳,按照鋼種的成分分批加入燒結鎳、高碳錳鐵與含鉻與鎳的不銹鋼,并加入石灰,鋼水的溫度不低于1650℃;將鋼中碳含量脫到不高于0.05%時,吹氧脫碳結束。
(三)還原
底槍純吹氬氣攪拌,加入硅鐵還原,加入螢石和石灰,鋼水的溫度降至1620℃,要求CaO/SiO2:1.7~2.2,MgO含量:6%~8%。
取樣分析鋼水的成分。
(四)調整
根據分析的結果與鋼種的成分,補加不符合鋼種成分的金屬,調整鋼水的成分。鋼水的溫度為1640±10℃。
(五)出鋼
取樣分析鋼水,鋼水成分的質量百分比達鋼種要求出鋼,溫度1620℃±10℃。
上述的不銹鋼精煉的方法,其步驟特征是:
(二)脫碳
第一步頂槍純吹氧脫碳,供氣強度為3300±200m3/h,底槍吹氧氣和氮氣,供氣強度分別為1200±200m3/h、600±50m3/h,時間不小于8分鐘,每噸鋼水加入石灰26±4Kg與輕燒鎂球16±2Kg,鋼水的溫度1670±50℃;
第二步頂槍吹氧氣和氮氣,供氣強度分別為3000±200m3/h、300±50m3/h,底槍吹氧氣和氮氣,供氣強度分別為1200±200m3/h、600±50m3/h,時間不少于5分鐘,進一步脫碳,每噸鋼水加入燒結鎳2.8±0.6kg,高碳錳鐵5.4±0.6kg,石灰10±1Kg,鋼水的溫度1700±50℃;
第三步繼續頂槍吹氧氣和氮氣,供氣強度分別為1800±200m3/h、1200±200m3/h,底槍吹氧氣和氮氣,供氣強度分別為1500±200m3/h、900±100m3/h,時間不少于8分鐘,進一步脫碳,每噸鋼水加入含鎳與鉻的不銹廢鋼39±2kg,高碳錳鐵1.4±0.2kg,燒結鎳1.4±0.2kg,鋼水的溫度1762±50℃;
第四步底槍吹氧氣和氮氣攪拌,供氣強度分別為1020±100m3/h、2040±200m3/h,時間不少于8分鐘,進一步脫碳,每噸鋼水加入含鎳與鉻的不銹廢鋼16.8±1kg,燒結鎳3.5±0.5kg,加入石灰31±2kg,測溫、取樣分析鋼水的成分,鋼水溫度1726±50℃;
鋼水的成分的質量百分比為:
C:0.121~0.131????????Mn:0.369~1.369????????P:0.025~0.045
S:0.005~0.015%??????Cr:14.19~18.19????????Ni:7.22~8.42
Cu:0.045~0.345;?????其余為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第五步底槍吹氧氣和氬氣攪拌,供氣強度分別為780±50m3/h、2160±200m3/h,時間不小于6分鐘,進一步脫碳,每噸鋼水加入石灰8±1kg,鋼水的溫度到1712±5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8241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