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動汽車碰撞斷電開關觸發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80712.X | 申請日: | 2011-09-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269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25 |
| 發明(設計)人: | 夏先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35/14 | 分類號: | H01H35/14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方洪 |
| 地址: | 400037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汽車 碰撞 斷電 開關 觸發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動汽車技術領域,具體地說,特別涉及電動汽車上的碰撞斷電開關觸發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電動汽車技術已經逐漸成熟,電動汽車進入試驗和示范運行階段。電動汽車在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發生碰撞,而碰撞后由于高壓電路損壞如絕緣破損等原因會發生漏電,致使車身、底盤帶電,容易造成車內人員及車輛的二次傷害,甚至會引發火災。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車內人員和車輛的安全,滿足電動汽車的安全要求,是電動汽車企業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防止電動汽車因碰撞而漏電的斷電開關觸發機構。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電動汽車碰撞斷電開關觸發機構,包括開關盒上體(1)、開關盒下體(2)、芯軸(3)、定位套(4)、蝶形鋼絲(5)、開關動塊(6)和接線塊(7)。其中,開關盒上體(1)和開關盒下體(2)固定連接在一起,在開關盒上體(1)的中心開設有過孔,該過孔中從上往下穿設有芯軸(3),芯軸(3)的下端伸入開關盒下體(2)底部的復位孔(2a)中,在所述芯軸(3)的中部固套有定位套(4),該定位套(4)的上端通過蝶形鋼絲(5)與開關盒上體(1)連接,在定位套(4)的下端固定有開關動塊(6);所述開關盒上體(1)與開關盒下體(2)之間設有前后兩塊接線塊(7),這兩塊接線塊(7)均與開關動塊(6)相接觸。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兩塊接線塊與電動汽車的電源總輸出線相連接,開關盒上體固定在開關座上端的導軌上,在導軌上設置有驅動機構,而開關座安裝在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包內。當電動汽車發生碰撞時,導軌上的驅動機構受碰撞沖擊而動作,向下壓迫芯軸,使芯軸向下移動,隨著芯軸向下移動,蝶形鋼絲被擠壓收縮,芯軸移動到超過整個行程的中間位置時,蝶形鋼絲在自身彈力的作用下張開復位,并推動芯軸下移至下止點位置。開關動塊隨著芯軸一起向下運動,開關動塊與兩塊接線塊分離,這樣接在接線塊上的電源線被切斷,也就切斷了動力電池包向外供電的電路,從而避免了因碰撞而產生漏電,保障了車內人員和車輛的安全。
所述定位套(4)套裝在芯軸(3)上,由徑向穿設的銷子固定,這樣定位套在芯軸上固定牢靠,能有效防止定位套與芯軸之間發生相對轉動或軸向移動。
所述定位套(4)與開關盒上體(1)之間設有前后兩根對稱布置的蝶形鋼絲(5),該蝶形鋼絲(5)的閉合端卡裝在定位套(4)上,蝶形鋼絲(5)的開口端與開關盒上體(1)內壁上的凸臺相卡接。以上結構安裝容易、牢靠性好,能夠確保芯軸只在上下方向移動,并且兩根蝶形鋼絲共同作用,能夠將芯軸穩定在上止點或下止點位置,從而保障了觸發機構工作的可靠性。
所述開關盒上體(1)和開關盒下體(2)均通過注塑成型,這樣加工制作容易、成本低,并能起到絕緣的作用;為了便于裝配,確保連接的牢固性,開關盒上體(1)與開關盒下體(2)相對接,并通過螺釘固定,所述開關盒上體(1)與接線塊(7)之間也通過螺釘連接。
為了增強觸發響應的靈敏性,所述接線塊(7)與開關動塊(6)之間通過相互配合的觸點接觸。
有益效果:本發明在電動汽車發生碰撞時,能夠自動快速地切斷動力電池包向外供電的電路,避免因碰撞而產生漏電,解決了電動汽車因碰撞發生車輛漏電的問題,滿足了電動汽車的安全要求。本發明采用機械結構,結構簡單,組裝容易,工作靈敏、可靠,免去了復雜的電路和軟件系統,生產成本較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由開關盒上體1、開關盒下體2、芯軸3、定位套4、蝶形鋼絲5、開關動塊6和接線塊7等部件構成。其中,開關盒上體1和開關盒下體2均通過注塑成型,開關盒上體1的下端與開關盒下體2的上端相對接,兩者之間通過螺釘固定。在所述開關盒上體1的中心開設有過孔,該過孔中從上往下穿設有芯軸3,芯軸3的下端伸入開關盒下體2底部的復位孔2a中,芯軸3能在上下方向移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8071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