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列車信號系統裝置及列車可行距離檢測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73999.3 | 申請日: | 2011-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532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05 |
| 發明(設計)人: | 徐菲;黃新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菲 |
| 主分類號: | B61L27/00 | 分類號: | B61L2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19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列車 信號系統 裝置 可行 距離 檢測 方法 | ||
1.一種列車信號系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行信號鏈,包含有列車前方可行距離的信息;
通行信號鏈終點設置單元,其為所述行駛列車設置終點位置;
通行信號鏈檢測單元,令所述行駛列車實現對所述通行信號鏈的信息接收;
通行信號鏈中繼單元,所述中繼單元沿軌道沿線配置;
通行信號鏈長度計算單元,令所述行駛列車實現對前方可行距離的計算。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列車信號系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信號鏈終點設置單元,所述單元安裝于車站或路邊設備上;
移動信號鏈終點設置單元,所述單元安裝于所述行駛列車上;
通行信號鏈長度比較單元,所述單元設置于所述中繼單元內,可比較接收到的兩條信號鏈的長度,然后所述中繼單元會選擇轉發長度較短的信號鏈的無線信號。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列車信號系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行信號鏈中繼單元包括:
列車/障礙物檢測單元,當單元于特定范圍內檢測到有列車或障礙物存在時,會停止對所述通行信號鏈的無線信號的轉發;
再生通行信號鏈終點設置單元,當所述中繼單元檢測不到有上一級中繼單元發送的通行信號存在時,會通過所述再生通行信號鏈終點設置單元發送再生的無線通行信號。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列車信號系統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行信號鏈包括最少兩種不同性質、不同頻率或不同作用位置的無線通行信號;
所述通行信號鏈中繼單元可接收所述兩種不同性質、不同頻率或不同作用位置的無線通行信號;
所述通行信號鏈中繼單元包括ID設置單元,可設置本級ID信息及上一級中繼單元ID信息;
所述通行信號鏈中繼單元包括中繼間距設置單元,可設置與上一級中繼單元的間距信息;
所述通行信號鏈中繼單元包括信號鏈長度累加單元,可逐級累加每一中繼單元的間距。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列車信號系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行信號鏈的無線信號為具有方向性的紅外信號、微波信號、激光信號,其它可見或不可見無線信號。
6.一種列車可行距離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于前方車站或前方列車向軌道一方定向發射無線通行信號;
通過沿軌道配置的通行信號中繼單元轉發所述無線通行信號,從而形成一條通行信號鏈;
于后方列車接收所述無線通行信號;
于后方列車根據所接收的無線通行信號計算出與所述前方車站或前方列車之間的可行距離。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列車可行距離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以下步驟:
所述通行信號中繼單元在轉發所述無線通行信號時,于所述無線通行信號中添加上與上一級中繼單元的間距信息。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列車可行距離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以下步驟:
當所述通行信號中繼單元于特定位置上檢測到有列車或障礙物存在時,自動停止所述無線通行信號的轉發。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列車可行距離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以下步驟:
當所述通行信號中繼單元檢測不到有信號鏈終點設置單元或上一級中繼單元發送的無線通行信號時,會再生及發送代表通行信號鏈長度為零新的新的無線通行信號,所述信號可用于臨時通行信號鏈終點設置。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列車可行距離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以下步驟:
若所述通行信號中繼單元同時檢測到兩個或兩個以上認可的無線通行信號時,只選擇轉發距離最短的無線通行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菲,未經徐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73999.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陶瓷電容器引腳成型設備
- 下一篇:線路用復合柔性阻尼絕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