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龍芽草抗肝癌活性組分及其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73280.X | 申請日: | 2011-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885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宋景政;何永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香港中文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6/73 | 分類號: | A61K36/73;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賽嘉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達佐;洪欣 |
| 地址: | 中國香*** | 國省代碼: | 中國香港;8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龍芽草抗 肝癌 活性 組分 及其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一種治療肝癌的中藥組合物和治療癌癥的方法。本申請還涉及中藥活性組分及其在制備用于治療肝癌的藥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術
肝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死亡率極高。我國每年死于肝癌約11萬人,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數的45%。我國原發性肝癌的90%以上為肝細胞癌。在香港地區,肝細胞癌是最常見的致死亡的十大癌癥之一。目前,肝癌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化療、放療和手術切除等,但這些方法毒副作用大、預后較差、復發率高,因此治療肝癌的效果并不理想。
傳統的中藥由于其較高的安全性也已用于肝癌的治療(Ho?JW,Leung?YK,Chan?CP.Herbal?medicine?in?the?treatment?of?cancer(治療癌癥的中草藥).Curr?Med?Chem?2002,2,209-214)。已知的此類藥物大多是由幾種或數十種中藥原料配制而成。這類中藥復方的成分復雜,作用機理不清楚,質量監控難度較大。目前很少有單味中藥用于肝癌的治療。而且,研發中藥的有效(活性)成分或部位具有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治療肝癌的龍芽草(Agrimonia?pilosa?Ledeb)活性組分。所述龍芽草活性組分的特征在于由包括下述步驟的方法得到:(a)用水提取龍芽草,得到龍芽草的水提取液;(b)將龍芽草的水提取液干燥后,得到的干燥物加入第一有機溶劑進行提取,隨后去除第一有機溶劑,收集剩余的物質;(c)將步驟(b)得到的物質重懸于水中,加入第二有機溶劑進行提取,將水相過濾后收集濾液;以及(d)將步驟(c)得到的水相濾液,用第三有機溶劑提取,將水相過濾后收集濾液。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龍芽草活性組分含有齊墩果酸、熊果酸和脫鎂葉綠酸a甲酯(pheophorbide?a),優選地由上述成分組成。
第二方面,提供了治療肝癌的中藥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所述的龍芽草活性組分和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
第三方面,提供了所述龍芽草活性組分以及包含龍芽草活性組分和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前述的龍芽草活性組分在制備治療肝癌的藥物中的用途。
此外,提供了一種治療肝癌的方法,該方法通過給予個體治療有效量的龍芽草活性組分來治療肝癌。
附圖說明
圖1顯示了正常和發生腫瘤的肝臟的大體標本的肉眼特征。A圖是陰性對照,即正常肝臟;B圖是陽性對照,即未經治療的肝癌標本;C圖是龍芽草活性組分治療后的肝臟標本。
圖2顯示了在大鼠肝癌發生的第4周,經龍芽草活性組分治療24周后,大鼠肝臟組織切片的蘇木精-伊紅染色結果。A,陰性對照,顯示了正常肝臟的蘇木精-伊紅染色結果;B,陽性對照,顯示了未經治療的肝癌的染色結果;C顯示了龍芽草活性組分治療組的染色結果。
圖3顯示了在大鼠肝癌發生的第32周,經龍芽草不同提取組分治療24周后,大鼠肝臟組織切片的蘇木精-伊紅染色結果。A,陰性對照,顯示了正常肝臟的蘇木精-伊紅染色結果;B,陽性對照,顯示了未經治療的肝癌的染色結果;C顯示了龍芽草活性組分治療組的染色結果。
圖4顯示了在大鼠肝癌發生的第4周,經龍芽草活性組分治療24周后,大鼠肝臟組織切片的谷胱甘肽S-轉移酶(GST-P)免疫組化染色結果。A,陰性對照,顯示了正常肝臟的GST-P免疫組化染色結果;B,陽性對照,顯示了未經治療的肝癌的染色結果;C顯示了龍芽草活性組分治療組的染色結果。
圖5顯示了在大鼠肝癌發生的第32周,經龍芽草活性組分治療24周后,大鼠肝臟組織切片的谷胱甘肽S-轉移酶(GST-P)免疫組化染色結果。A,陰性對照,顯示了正常肝臟的GST-P免疫組化染色結果;B,陽性對照,顯示了未經治療的肝癌的染色結果;C顯示了龍芽草活性組分治療組的染色結果。
圖6顯示了用龍芽草活性組分治療24周時,對大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的影響。第I組為陰性對照組(正常組,n=10);第II組為陽性對照組(患肝癌后,僅用淀粉處理組,n=10);第III組為龍芽草活性組分治療組(n=10)。
圖7顯示了龍芽草活性組分的高效液相色譜結果,數字1指示齊敦果酸的峰;數字2指示熊果酸的峰;3指示脫鎂葉綠酸a甲酯的峰。
圖8顯示了從龍芽草活性組分純化出的脫鎂葉綠酸a甲酯的質譜圖。
圖9顯示了從龍芽草活性組分純化出的脫鎂葉綠酸a甲酯的核磁共振圖譜。
圖10顯示了從龍芽草活性組分純化出的脫鎂葉綠酸a甲酯的化學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香港中文大學,未經香港中文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7328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