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電動汽車基于ABS的再生制動控制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60769.3 | 申請日: | 2011-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361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01 |
| 發明(設計)人: | 曾慶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中科深江電動車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L7/20 | 分類號: | B60L7/20;B60T8/17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9 | 代理人: | 蔡勤增 |
| 地址: | 201821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電動汽車 基于 abs 再生制動 控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制動控制方法,特別地涉及一種用于電動汽車再生制動控制方法。
現有技術
傳統汽車液壓制動系統具有制動力矩較大、低速制動性能好等優點,但無法實現制動能量回收。而電機再生制動能夠回收與利用制動動能,無制動熱衰退性問題,制動力矩響應快,但低速制動性能不好,能提供的制動力矩較小。前輪驅動電動汽車,目前的制動系統為四傳感器四通道四輪獨立控制的液壓ABS制動系統,再生制動力矩由電機產生并由機械變速機構傳遞動力。雖然電動汽車再生制動系統在制動過程中把車輛的一部分動能回收并利用,大大提高了汽車綜合能量利用率。但再生制動系統參與制動后改變了車輛原有的制動特性,為了達到良好制動效果,再生制動需要與常規制動系統協調兼容。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電動汽車的基于ABS系統的再生制動控制方法,將再生制動融合到ABS制動系統中,不僅能使再生制動與液壓ABS制動系統協調兼容,提高能量回收率,還可以充分利用電機制動響應快的優點,更好地實現車輛制動防抱死控制。
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如下:
目前電動汽車均具有整車控制器,整車控制器可以與ABS制動系統相互通信,監測每個車輪的轉速,防止制動時發生抱死。同時,整車控制器可根據制動踏板信號、車速狀態等計算出制動需求,由動力電池狀態、電機功率等計算出最大的再生制動力矩。其中制動踏板信號來自制動踏板傳感器傳遞的制動踏板的位移,車速狀態由整車控制器從車輛測速器處獲得。
在制動過程中,整車控制器獲取動力電池狀態信號,對輪速、車速、制動踏板信號和管路壓力信號等進行綜合處理,進而確定制動模式,按照制動控制策略對電機及常規制動系統進行控制,實現常規制動與能量再生制動的協調運行。
具體地說,一方面整車控制器由動力電池狀態、電機功率實時計算出最大再生制動力矩;另一方面整車控制器根據制動踏板信號、車速狀態確定制動需求,計算出所需制動力矩。在電機制動能力達到前軸制動需求時,即最大再生制動力矩大于所需制動力矩時,單獨由電機對前輪制動,而后軸制動仍采取傳統燃油汽車的真空助力伺服制動方式,前后輪的所需制動力可根據制動力分配曲線計算出來,且在電機制動時要實現防抱死功能。
而在前軸制動需求大于電機制動能力時,即最大再生制動力矩小于所需制動力矩時,由常規制動與電機制動一起對前輪進行制動,而后輪制動仍采取傳統燃油汽車的真空助力伺服制動方式。這種情況下,常規制動與電機制動同時使用時,將電機制動力矩發揮到最大,同時調整常規制動的管路壓力,以實現符合制動安全性能要求。
另外,由于再生制動系統的制動力矩相對于常規制動系統較小,且低速時電機的感應電動勢較低,制動能量和效率低,為保證車輛安全,低速制動時不參與運行;而在緊急制動時,制動時間短,常規制動系統消耗了大部分能量,再生制動也不參與運行。
優選地,低速時是指車輛速度低于30KM/h。
優選地,緊急制動時是指制動踏板位移速率大于0.3m/s。
附圖說明
圖1是實現本發明所述的制動方法車輛制動系統結構圖。
圖2是本發明所述的制動方法的控制方法流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整車控制器可以與ABS制動系統相互通信,監測每個車輪的轉速,防止制動時發生抱死。同時,整車控制器可根據制動踏板信號、車速狀態等計算出制動需求,由動力電池狀態、電機功率等計算出最大的再生制動力矩。其中制動踏板信號來自制動踏板傳感器傳遞的制動踏板的位移,車速狀態由整車控制器從車輛測速器處獲得。
在制動過程中,整車控制器獲取動力電池狀態信號,對輪速、車速、制動踏板信號和管路壓力信號等進行綜合處理,進而確定制動模式,按照制動控制策略對電機及常規制動系統進行控制,實現常規制動與能量再生制動的協調運行。
具體地說,一方面整車控制器由動力電池狀態、電機功率實時計算出最大再生制動力矩;另一方面整車控制器根據制動踏板信號、車速狀態確定制動需求,計算出所需制動力矩。在電機制動能力達到前軸制動需求時,即最大再生制動力矩大于所需制動力矩時,單獨由電機對前輪制動,而后軸制動仍采取傳統燃油汽車的真空助力伺服制動方式,前后輪的所需制動力可根據制動力分配曲線計算出來,且在電機制動時要實現防抱死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中科深江電動車輛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中科深江電動車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6076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耳機
- 下一篇:鋁合金零件的磨削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