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鋰二次電池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58916.3 | 申請日: | 2011-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833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0 |
| 發明(設計)人: | 周思思;黃學杰;周志彬;李泓;聶進;韓鴻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1M10/0525 | 分類號: | H01M10/0525;H01M10/0568;H01M10/0569;H01M10/0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華偉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劉丹妮 |
| 地址: | 10019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二次 電池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鋰二次電池,包括正極、負極、非水電解液和介于正極和負極之間的隔膜,所述正極包含能夠可逆脫嵌鋰離子的正極活性材料,所述負極包含能夠可逆脫嵌鋰離子的負極活性材料,所述非水電解液包含鋰鹽和有機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活性材料為鋰錳氧化物、經過摻雜的鋰錳氧化物或經過表面修飾的鋰錳氧化物的一種或多種;所述鋰鹽包含不對稱氟磺酰亞胺鋰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二次電池,其中,所述不對稱氟磺酰胺鋰鹽選自下述通式(I)所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種,
式中,RF為Cn1F2n1+1、H(CF2CF2O)m1CF2CF2或F(CF2CF2O)m1CF2CF2,其中n1為1~8、m1為1~6;優選的,所述不對稱氟磺酰胺鋰鹽為下述化學式(II)所示的化合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二次電池,其中,所述鋰鹽還包含其他鋰鹽;優選的,所述其他鋰鹽選自六氟磷酸鋰(LiPF6)、高氯酸鋰(LiClO4)、四氟硼酸鋰(LiBF4)或雙氟磺酰亞胺鋰(LiFSI)。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鋰二次電池,其中,以非水電解液的總重量為基準,所述不對稱氟磺酰亞胺鋰鹽的含量為0.01~50wt%,其他鋰鹽的含量為0~15wt%,所述有機溶劑的含量為40~90wt%。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二次電池,其中,所述非水電解液還包含功能添加劑;所述功能添加劑為SEI成膜促進劑、抗過充添加劑、阻燃劑和穩定劑中的一種或多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鋰二次電池,其中,所述SEI成膜促進劑選自碳酸亞乙烯酯(VC)、氟代乙烯酯(FEC)、氯代乙烯酯(ClEC)、丙烷磺酸內酯(PS)、丁烷磺酸內酯、四烷基-二烯基硅氧烷、(對乙烯基苯磺酰)(全氟烷基磺酰)亞胺鹽;
所述四烷基-二烯基硅氧烷為具有下述通式(III)的化合物,
式中,n為1~5,R7~R10相同或不相同,單獨或共同為碳原子數為1~5的脂肪族取代基、烷氧基或碳原子數為6~24的脂環族取代基;優選的,n=1,R7~R10均為CH3、或n=2,R7~R10均為CH3CH2、或n=1,R7和R8為CH3,R9和R10為CH3CH2;
所述(對乙烯基苯磺酰)(全氟烷基磺酰)亞胺鹽為具有下述通式(IV)的化合物,
式中,n2=0~8,M+為鋰離子、季銨陽離子、季膦陽離子或锍陽離子,R11~R17相同或不相同,單獨或共同為碳原子數為1~12的取代基;優選的,所述碳原子數為1~12的取代基為-(CH2)n3CN、-(CH2)n3CO2R18、-(CH2CH2O)x1(CH2)y1CH3、-CH2O(CH2)y1CH3、-(CH2CH2O)x1RF1、-(CH2CH2S)x1RF1,其中R18為碳原子數為1~4的烷基,RF1為Cn3F2n3+1,x1為1~12,y1為0~4,n3=1~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58916.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建筑腳手架立柱連接管
- 下一篇:一種具有鏡子作用的保溫型墻體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