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軸承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46773.4 | 申請日: | 2011-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052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楨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空動力機械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16C33/58 | 分類號: | F16C33/58;F16C33/64;F16C33/38;F16C33/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吳貴明 |
| 地址: | 412002***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軸承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軸承。
背景技術
隨著軸承工業的發展,為了滿足不同的需要,出現了三點或四點接觸球軸承。四點接觸球軸承的內環是由兩半環精確拼配而成,滾動體與內外環有四個“點”接觸。四點接觸球軸承在徑向和軸向都有很好的承載荷能力。三點接觸球軸承在軸向也有一定的載荷能力,同時具有很好的潤滑效果,使用壽命長。標準的三、四點接觸球軸承的內圈是兩個內半環,這樣可以增加滾動體的數量,增大承載能力。但是兩個內半環可以分離,在安裝和拆卸過程中不方便,外端的內半環容易掉落,造成損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軸承,以解決現有由兩個內半環構成的軸承安裝和拆卸不方便,其中外端的內半環容易掉落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軸承,包括軸承外環、軸承內環、保持架和滾動體,軸承外環的內環面和軸承內環的外環面上分別開設有容納滾動體的凹槽,保持架設置在軸承外環和軸承內環之間,滾動體設置在保持架內;軸承內環包括第一內環和第二內環,第一內環和第二內環通過一卡圈連接。
進一步地,卡圈的外圈面伸出有兩個凸棱;第一內環和第二內環上分別設置有與一個凸棱相適配的卡槽;凸棱卡合于卡槽,連接第一內環和第二內環。
進一步地,凸棱為梯形凸棱;卡槽為與梯形凸棱相適配的倒梯形卡槽;梯形凸棱卡合在倒梯形形卡槽內。
進一步地,兩個凸棱在相向側伸出有凸起;卡槽的里端的側壁凹陷形成內凹槽;凸起卡合在內凹槽內。
進一步地,凸棱的橫截面形狀為大于二分之一圓面的圓形;卡槽的橫截面形狀為大于二分之一圓面的圓形;凸棱卡合在卡槽內。
進一步地,卡圈為彈性卡圈,彈性卡圈使用彈簧鋼材料制成;或者彈性卡圈使用耐磨橡膠、聚四氟乙烯、橡膠樹脂、熱固性塑料、彈性聚乙烯碳纖維、TPE塑膠或者TPR橡膠制成。
進一步地,軸承外環的內環面和軸承內環的外環面設置有耐磨層;保持架的與滾動體的接觸面設置有耐磨層;軸承外環的內環面和軸承內環的外環面以及保持架的與滾動體的接觸面上的耐磨層為滲碳層、滲氮層或者電鍍層。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采用卡圈將相配套的兩個半內環連接在一起,使得在安裝和拆卸過程中該兩個半內環不相互分離,不會與同型號的其他半內環相混淆;另一方面,使用過程中軸承組合的外端的內半環不會掉落而造成損壞。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之外,本發明還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將參照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軸承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軸承的卡圈的形狀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軸承的卡圈的形狀結構示意圖;以及
圖4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軸承的卡圈的形狀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參見圖1,本發明中的軸承包括:軸承外環1、軸承內環2、保持架3和滾動體4。軸承外環1的內環面上和軸承內環2的外環面上分別開設有容納滾動體4的凹槽,該內環面和外環面上的凹槽相對設置。保持架3設置在軸承外環1和軸承內環2之間,滾動體4設置在保持架3內,用于防止各個滾動體4在軸承外環1和軸承內環2之間相對靠近或者遠離地運動,優選地,保持架3為鋼沖壓保持架。軸承外環1的內環面和軸承內環2的外環面設置有耐磨層;保持架3的與滾動體4的接觸面設置有耐磨層;優選地,上述各耐磨層為滲碳層、滲氮層或者電鍍層。
軸承內環2包括第一內環21和第二內環22,第一內環21和第二內環22通過一卡圈5連接,這樣使得在裝配和拆卸軸承時,不會因為第一內環21和第二內環22相互分離而與其他的內半環相混淆;另一方面,也使得在運行過程中,第二內環22不會掉落而造成損壞,影響軸承的正常運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空動力機械研究所,未經中國航空動力機械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4677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超低頻精密主動減振器
- 下一篇:一種多轉子風力發電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