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顯示裝置以及背光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35588.5 | 申請日: | 2011-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661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23 |
| 發明(設計)人: | 柏木正子;上原伸一;伊藤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東芝 |
| 主分類號: | F21S8/00 | 分類號: | F21S8/00;G02F1/13357;G02B27/2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張麗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裝置 以及 背光 裝置 | ||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基于2010年11月10日提交的在先的日本專利申請No.2010-252008并要求其優先權。本發明通過參照該申請而包含其全部內容。
技術領域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顯示裝置以及背光裝置。
背景技術
在不需要專用眼鏡等的立體視覺圖像顯示方式中公知有各種方式。如直視型、投影型的液晶顯示裝置、或者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等那樣的顯示面板固定有像素位置。在這樣的顯示面板中,在顯示面板的跟前設置控制來自顯示面板的光線而使之朝向觀察者的光線控制元件的方式作為能夠比較容易實現的方式而眾所周知。
光線控制元件一般還被稱作視差柵欄(parallax?barrier),控制光線,以使得即使在光線控制元件上的同一位置也能夠看到根據角度而不同的圖像。具體地說,在只提供左右視差(水平視差)的情況下,作為光線控制元件而使用狹縫或者雙凸透鏡片(lenticular?sheet)(柱面透鏡陣列)。在還包含上下視差(垂直視差)的情況下,作為光線控制元件而使用針孔陣列或者透鏡陣列。另外,使用視差柵欄的方式分類為2眼式、多眼式、超多眼式(多眼式的超多眼條件)以及立體照相術(IP)。它們的基本原理在100年左右之前就已被發明,與在立體照相中一直使用的原理實質上相同。
發明內容
近年來,在個人計算機用途、電視機用途等中,二維圖像和三維圖像的切換顯示正在成為必需功能。作為實現二維圖像和三維圖像的切換的方法,公開了如下方法:在透鏡背面設置多個線光源,切換線光源的個別點亮和全點亮,從而進行二維圖像和三維圖像的顯示的方法;在面光源上設置柵欄和高分散型液晶,以電的方式進行擴散狀態的ON/OFF,從而進行二維圖像和三維圖像的顯示的方法;在圖案形成為矩陣、條狀的面光源和雙凸透鏡片的前面設置擴散狀態切換元件,從而進行擴散狀態的ON/OFF的方法。但是,在上述的以往技術中,難以同時兼顧畫面質量和光利用效率。
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背光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光學開口部,具有相互并列地排列的多個光學開口;線光源裝置,具有與所述光學開口的每一個相對應地設置的產生線狀的光的至少一個線光源,并且各個線光源相互并列地排列;以及擴散狀態切換元件,能夠在與所述光學開口的每一個相對應的區域中,切換來自所述線光源裝置的光的擴散狀態。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第1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圖。
圖2是表示第1實施方式的第1變形例的顯示裝置的圖。
圖3(a)至圖3(c)是說明第1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擴散狀態的圖。
圖4是表示第1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控制部的圖。
圖5(a)、5(b)是表示第1實施方式的第2變形例以及第3變形例的顯示裝置的圖。
圖6是表示進行第1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時間分割驅動的控制部的圖。
圖7(a)、7(b)是說明第1實施方式的第4變形例的顯示裝置的動作的圖。
圖8(a)、8(b)是說明第1實施方式的第4變形例的顯示裝置的動作的圖。
圖9(a)、9(b)是說明第1實施方式的第5變形例的顯示裝置的動作的圖。
圖10(a)、10(b)是說明第1實施方式的第5變形例的顯示裝置的動作的圖。
圖11是表示線光源的光源寬度與光學開口部的開口寬度的關系的圖。
圖12是表示視差串擾的線光源的光線寬度依賴性的圖。
圖13(a)、13(b)是表示三維圖像顯示模式以及二維圖像顯示模式中的亮度分布的圖。
圖14(a)至14(d)是表示第1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各變形例的圖。
圖15是說明圖14(a)至14(d)所示的變形例中的擴散狀態的圖。
圖16是表示第2實施方式的線光源裝置的圖。
圖17是表示第2實施方式的第1變形例的線光源裝置的圖。
圖18是表示第2實施方式的第2變形例的線光源裝置的圖。
圖19是表示第2實施方式的第3變形例的線光源裝置的圖。
圖20是表示第2實施方式的第4變形例的線光源裝置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東芝,未經株式會社東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3558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