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顯示裝置以及背光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35588.5 | 申請日: | 2011-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661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23 |
| 發明(設計)人: | 柏木正子;上原伸一;伊藤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東芝 |
| 主分類號: | F21S8/00 | 分類號: | F21S8/00;G02F1/13357;G02B27/2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張麗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裝置 以及 背光 裝置 | ||
1.一種背光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
光學開口部,具有相互并列地排列的多個光學開口;
線光源裝置,具有與所述光學開口的每一個相對應地設置的產生線狀的光的至少一個線光源,并且各個線光源相互并列地排列;以及
擴散狀態切換元件,能夠在與所述光學開口的每一個相對應的區域中,切換來自所述線光源裝置的光的擴散狀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與所述光學開口的每一個相對應的區域中,所述擴散狀態切換元件切換所述擴散狀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線光源裝置具備:
相對置的透明的第1以及第2基板;
面光源,相對所述第1基板設于與所述第2基板相反的一側;
線狀的多個透明電極,設于所述第1基板的所述第2基板所在的一側的面上,且各自相互并列地配置;
透明的對置電極,設于所述第2基板的所述第1基板所在的一側的面上,與多個所述透明電極相對置;以及
液晶層,夾持在所述第1基板和所述第2基板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線光源裝置具備:
相對置的透明的第1以及第2基板;
多個邊緣光源,設于所述第1基板的第1側面,且各自成為面光源;
線狀的多個透明電極,設于所述第1基板的所述第2基板所在的一側的面上,且各自相互并列地配置;
透明的對置電極,設于所述第2基板的所述第1基板所在的一側的面上,與多個所述透明電極相對置;以及
液晶層,夾持在所述第1基板和所述第2基板之間,
其中,
所述第1側面與多個所述透明電極的每一個延伸的方向平行,
所述第1基板具有隨著從所述第1側面朝向與該第1側面相對置的第2側面而截面積減少的形狀。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線光源裝置具備:
相對置的透明的第1以及第2基板;
透明的第1電極,設于所述第1基板的所述第2基板所在的一側的面上;
透明的第2電極,設于所述第2基板的所述第1基板所在的一側的面上,且與所述第1電極相對置;
液晶層,夾持在所述第1基板和所述第2基板之間;
多個邊緣光源,設于所述第1電極的所述第2電極所在的一側的面上的端部,且各自成為面光源;以及
多個散射部,在所述第1電極的所述第2電極所在的一側的面上,各自相互并列地且線光源狀地設置,對來自所述邊緣光源的光進行散射。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具備棱鏡陣列,所述棱鏡陣列相對所述第2基板設于與所述第2電極所在的側相反的一側,具有相互并列地配置的多個棱鏡,上述棱鏡具有與多個所述散射部的每一個延伸的方向平行的棱線。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具備擴散板,所述擴散板相對所述第2基板設于與所述第2電極所在的側相反的一側,沿著多個所述散射部的每一個延伸的方向擴散從所述第2基板取出的光。
8.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
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裝置;
顯示圖像的顯示面板;以及
擴散控制部,與所述背光裝置的線光源裝置的點亮模式同步地控制所述背光裝置的擴散狀態切換元件的所述擴散狀態的切換。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線光源與所述光學開口的每一個相對應地設有多個,
上述顯示裝置還具備:
光源控制部,依次切換各個線光源的閃爍;以及
同步控制部,使線光源的點亮定時和所述顯示面板的要素圖像的切換同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東芝,未經株式會社東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35588.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