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包裹淀粉酶的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06286.5 | 申請日: | 2011-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864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21 |
| 發明(設計)人: | 賈安榮;涂丹鳳;朱譜新;杜宗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絲麗侖新紡織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9/96 | 分類號: | C12N9/96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吳彥峰 |
| 地址: | 6292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包裹 淀粉酶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紡織漿料領域,具體為一種包裹淀粉酶的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淀粉的價格便宜、可再生、可生物降解,是一種最常見、應用最廣的紡織漿料。淀粉顆粒含有直鏈淀粉和支鏈淀粉兩種成分,它們都是α-D-葡萄糖的聚合物。直鏈淀粉的平均分子量在106以上,支鏈淀粉的平均分子量可達到107-109。淀粉漿料煮漿的目的是使淀粉顆粒在熱水中糊化。由于淀粉的分子量太高,使得煮漿后的水體粘度很大,對纖維的滲透性太差,容易形成表面上漿。因此作為漿料使用時,淀粉需要經過變性使其分子量變小,降低其水體粘度,便于漿紗滲透。例如,酸解淀粉或氧化淀粉,是變性淀粉的常用化學變性方法,需要專用加工設備和化學加工工藝,不能完全避免廢水或廢氣的排放。采用淀粉酶對淀粉處理是對淀粉的生物變性,無毒無害,也是紡織漿料常用的降粘變性方法之一。淀粉酶屬于水解酶的一種,是淀粉水解的生物催化劑,按降解方式分為α-淀粉酶、β-淀粉酶、糖化酶、異淀粉酶和環糊精生成酶,其中的中溫型(50-70℃)α-淀粉酶是紡織漿料最常用和有效的淀粉酶。
α-淀粉酶將淀粉長鏈分子水解成短鏈分子時,以無規方式切斷淀粉大分子內部的α-1,4糖苷鍵而使淀粉分子量降低,可生成糊精、麥芽糖甚至葡萄糖,因產物的末端葡萄糖殘基中C1碳原子為α-構型,故稱為α-淀粉酶。α-淀粉酶一般不能切斷α-1,6甙鍵,也不能切斷分支點附近的α-1,4甙鍵,其降解產物中保留了支鏈淀粉的特征,使得淀粉漿液透明度較好,漿膜具有較好的韌性,所以酶變性淀粉具有較好的漿紗性能。由于淀粉酶催化水解淀粉的專一性和高效性,它可與原淀粉混合后,在淀粉煮漿過程中完成對淀粉的降解改性。中溫型淀粉酶在60℃以下較為穩定,最適作用溫度60-70℃,在70-90℃之間可快速水解淀粉,隨著溫度升高,其反應速度加快,失活也加快;隨后將漿液升溫至90℃以上,淀粉酶失活,得到粘度穩定的淀粉漿液。因此,這種低成本、環境友好、高效率和良好應用性能的淀粉變性方法在經紗上漿工業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淀粉酶在貯存過程中容易失活,特別是與淀粉混合后容易吸收淀粉中的水分,在夏季高溫貯存條件下活性逐漸降低,影響淀粉酶的穩定性。因此,需要尋求淀粉酶在淀粉混合物中保持其活性穩定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淀粉酶與淀粉的混合物在貯存過程中不穩定的現象,提供一種包裹淀粉酶的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包裹淀粉酶的組合物,該組合物由以下組分組成,按重量份計,其組分的用量為
α-淀粉酶???????????????????????????0.2-1?份
固體漿紗油脂???????????????????????30-50?份
氯化鈣?????????????????????????????0.3-1?份
氯化鈉?????????????????????????????10-30?份
原淀粉?????????????????????????????30-50?份
所述的α-淀粉酶為固體顆粒,中溫型,最適作用溫度為60-70℃,最適pH值為5-7.5,酶活力為1000-6000?U,常見的商品名稱“BF7658酶”。U為生物中酶活力大小的國際單位,指在特定條件下,表示1分鐘內能轉化1μmol底物的酶量或者底物中1μmol有關基團所需的酶量。
所述的固體漿紗油脂為動物油和硬化油的混合物,或動物油和硬脂酸單甘油酯的混合物,或動物油與硬化油和硬脂酸單甘油酯的混合物,其熔點調節為45-50℃。
所述的動物油為牛油、豬油或羊油的任一種。
所述的原淀粉為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和小麥淀粉中的任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絲麗侖新紡織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四川絲麗侖新紡織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0628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