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生土地坑窯院排水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02308.0 | 申請日: | 2011-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966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28 |
| 發明(設計)人: | 童麗萍;郭平功;呂紅醫;崔金晶;劉硯山;劉鵬鵬;郭建偉;王超級;時超;魏仁杰;劉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3F1/00 | 分類號: | E03F1/00;E03F5/04;E04D13/04;E04D11/02 |
| 代理公司: | 鄭州紅元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楊妙琴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鄭***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土 坑窯院 排水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土地坑窯居住質量改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生土地坑窯院排水系統。
背景技術:
地坑窯民居是在具有深厚黃土層的平坦地面上(黃土塬)向下挖掘6-7米,形成大小不等的矩形深院,然后在四壁鑿出窯洞,供人居住的一種民居形式。地坑窯居深潛土塬,融于自然,具有因地制宜、施工簡便、造價低廉、適應氣候、可再生性強等特點;其深藏于土層之中,充分利用地下熱能和覆土的儲熱能力,“冬暖夏涼”,具有保溫、隔熱、儲能、調解洞室小氣候的功能,最符合生態原則,是天然的節能建筑。隨著國內外能源危機意識深入人心,眾多學者和專家對生土窯居這種“低成本、低能耗、低污染、長壽命”的生態型居住建筑青睞有加,其特定的文化內涵、巧妙的構筑技術、適宜的居住環境近年來引起學界的廣泛關注。
地坑窯民居完全是從土體中“掏“出來的空間,沒有棟梁支撐,也沒有其他支護,結構體系完全由挖鑿成型的純原狀土拱體作為窯居的自支撐體系,對土體的承載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然而當土體遇水時,土的密實性迅速瓦解,土體的承載能力迅速下降,導致窯洞的坍塌和破壞。?
另一方面,由于地坑窯民居所有建筑空間位于地面以下,居住空間隱沒于地面下的深坑中,“水往低處流“的規律使得地坑窯較之于其他居住形式更容易積水、更容易遭受水害的侵襲。現存窯居區由于水害造成垮塌的情況不乏其例。?
因此,解決好地坑窯民居的排水防水問題是改善地坑窯民居居住質量需要首先解決的問題之一。?
發明內容:
綜上所述,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問題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生土地坑窯院排水系統,它是在窯頂設置攔馬墻、排水坡及挑檐,同時在院內設置坷臺及滲井等一系列的排防水措施,從多個角度和多個層面組建了地坑窯民居有組織排水防水系統,有效地解決了黃土塬上地坑窯民居窯院積水問題,是一套高效便捷的、具有較高安全性和地域適用性的居住質量改良技術。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生土地坑窯院排水系統,其中:包括攔馬墻、排水坡、挑檐、窯院坷臺及滲井,攔馬墻沿窯院四周設置,攔馬墻四周外側設置排水坡,排水坡沿窯室的進深方向漸低,攔馬墻四周內側設置有挑檐,挑檐下為崖面,崖面與攔馬墻的距離,從頂部到底部漸大,崖面底部設置有勒腳,窯院四周設置有窯院坷臺,窯院坷臺與勒腳連接,窯院內設置有滲井,窯院通過門洞連通地面,門洞的坡道上設置有集水溝,集水溝連通滲井的入水口。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這樣實現的:所述的排水坡靠近攔馬墻部分設置有混凝土散水坡,混凝土散水坡包括隔水層、素混凝土層及水泥砂漿層,隔水層、素混凝土層及水泥砂漿層依次設置在夯實的窯頂覆土層上。?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這樣實現的:所述的挑檐最外側與攔馬墻之間的距離大于崖面與攔馬墻之間的最大距離。?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這樣實現的:從窯頂至距離窯頂3.0m處,崖面的的坡度為3.5:100;從距離窯頂3.0m處至窯底,崖面的坡度為5:100。?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這樣實現的:所述的滲井內井壁上設置有攀爬洞,滲井底部設置有爐渣,滲井井口設置有蓋板,滲井井口周邊設置入水口。?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這樣實現的:所述的排水坡的坡度為3:100,其長度大于窯室的深度。?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這樣實現的:所述的勒腳包括防水粘結層及防水層,防水層通過防水粘結層固定在崖面底部。?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這樣實現的:所述的窯院坷臺的高度從崖面根部向窯院中心漸低,其坡度為3:100。?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是在窯頂設置攔馬墻、排水坡及挑檐,同時在院內設置坷臺及滲井15等一系列的排防水措施,從多個角度和多個層面組建了地坑窯民居有組織排水防水系統,有效地解決了黃土塬上地坑窯民居窯院積水問題,是一套高效便捷的、具有較高安全性和地域適用性的居住質量改良技術。
2、本發明提出的一系列地坑窯院排水防水的技術,可以有效的解決地坑窯民居排水不暢、土體受雨室內潮濕陰冷、甚至土體受雨受潮導致土體承載能力下降等問題,提高了地坑窯民居的安全性和舒適度。?
3、本發明提出的一系列排水防水技術,是結合當地建筑材料和適宜民間營造技術而提出的改良技術,適合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施工技術條件,改造成本低、施工方便、易于掌握,對于現存地坑窯居區的排水改造是可行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大學,未經鄭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023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