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營養發酵花生粕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186622.4 | 申請日: | 2011-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833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21 |
| 發明(設計)人: | 蔡國林;陸健;任曉靜;朱德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K1/14 | 分類號: | A23K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信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秀麗 |
| 地址: | 21412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營養 發酵 花生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發酵花生粕及其制備方法,尤其是一種富含益生菌和多肽的發酵花生粕的制備方法,屬于動物飼料領域。
背景技術
花生粕是花生仁經壓榨提煉油料后的副產品,含豐富的植物蛋白?;ㄉ傻臓I養價值較高,其代謝能是粕類飼料中最高的,粗蛋白質含量達48%以上,精氨酸含量高達5.2%,是所有動、植物飼料中最高的,是我國重要的植物來源蛋白飼料,我國每年花生粕資源約在300多萬噸左右。然而,在目前的動物營養體系中,普遍認為花生粕蛋白質品質欠佳,賴氨酸含量只有豆粕的一半左右,蛋氨酸和蘇氨酸含量也較低,只有通過添加合成氨基酸或是添加其他的蛋白質飼料而使氨基酸得到平衡,動物的生長性能才可達到理想水平;同時花生粕很容易感染黃曲霉菌而產生黃曲霉毒素,這些毒素易使動物的肝臟受到損害,少量黃曲霉毒素就可對動物的生長性能產生顯著影響。由于花生粕的品質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飼料行業的高效利用。
現代動物營養學的研究成果認為,小肽飼料是一種功能營養性添加劑,蛋白質在消化道中的消化終產物的大部分往往是小肽而不是游離氨基酸(FAA)。小肽的吸收具有轉運速度快、耗能低、載體不易飽和等優點且各種肽之間轉運無競爭性與抑制性。同時,小肽也是組織內氨基酸的重要來源之一,動物組織可以直接利用小肽中的氨基酸合成組織蛋白。同時,由于食品安全越來越受到關注,歐盟已在2006年全面禁止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尋找抗生素替代品的工作業已取得一定的進展。研究發現,在飼料中添加益生菌(乳酸菌)或其代謝產物乳酸能有效改善動物腸胃的微生物環境,有效防止消化道疾病,激發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機體抗病、抗應激能力,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和動物生產性能。
目前在對花生粕的利用上,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為200910020612.6的專利公開了一種高溫花生粕生產濃縮蛋白的方法,以高溫花生粕為原料,經過分級篩篩分,α-1,4-葡萄糖水解酶酶解,乙醇浸提,真空脫醇干燥,得到蛋白含量≥65%的濃縮蛋白。該專利獲得的產品僅僅提高了蛋白含量,并沒有改善花生粕蛋白的品質,不會提高其營養或功能價值。相近的效果也體現在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為200910016810.5的專利公開的一種低變性花生粕低溫浸出提取活性脫脂蛋白上。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為201010540547.2的專利公開了以花生粕為原料,加水和乙醇混合回流、過濾、脂肪酶脫脂、蛋白酶酶解、滅酶、脫色、膜分離,干燥后得到了肽含量≥75%的花生肽。該專利獲得花生粕肽含量高,然而由于工藝復雜,生產成本高,產品僅適用于醫藥或保健品領域,不能作為飼料蛋白直接使用。申請號為200910193171.X的發明專利公開了提高花生粕中氨基酸和蛋白質含量的發酵方法。該專利將枯草芽孢桿菌、干酪乳桿菌和產朊假絲酵母同時接種于花生粕上,由于產阮假絲酵母奪氧能力優于枯草芽孢桿菌,這可能使得枯草芽孢桿菌的生長受到抑制,花生粕蛋白的降解也必然被減弱,因此該專利只關注蛋白質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的提高,另外,目前蛋白質含量的是通過凱氏定氮法測定的,由于氮元素守恒,除非添加非無機氮轉化成有機氮(但在該專利所述三株菌固態發酵下的轉化率也是很低的),否則蛋白質含量提高20%是不可能的,而該專利中并未提及添加其它含氮的物質。
因此,在目前動物營養理論體系的基礎上,針對目前存在技術的不足,通過微生物發酵進行花生粕蛋白的體外降解,積累有益的代謝產物多肽,同時富集大量的益生菌,制備發酵花生粕取代進口的優質蛋白,對緩解抗生素濫用,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和動物生產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對飼料工業和養殖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具有變革性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營養發酵花生粕,其中含有2.8%-14.2%的肽、0.5-3.4%的乳酸,有益微生物含量達108?CFU/g以上。
所述花生粕肽含量優化為8.2%-14.2%、乳酸含量優選為2.0%-3.4%。
所述花生粕肽含量最優為9.4%、乳酸含量最優為3.0%。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另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生產營養發酵花生粕的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以花生粕為原料,按1:0.6~1:1.2的料水比與水混合并攪拌均勻后,在溫度為100℃~115℃的條件下進行滅菌;滅菌后按重量接入10%~30%微生物,攪拌均勻后,在30℃~45℃下發酵36~60小時,發酵完畢后進行低溫干燥。
所述微生物為能產蛋白酶、產乳酸的有益微生物,且要符合農業部的《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的微生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大學,未經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8662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