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色差立體標識字符圖像采集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168304.5 | 申請日: | 2011-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222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0-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學勇;路長厚;肖如鏡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20 | 分類號: | G06K9/20;G06K9/38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楊琪 |
| 地址: | 250061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色差 立體 標識 字符 圖像 采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色差立體標識字符圖像采集方法。
背景技術
無色差立體標識字符在工業生產和物流領域應用廣泛,這類字符的突出特點是“無色差”“立體”。字符與背景同顏色,但字符與背景的高度不同,屬于立體字符。圖1是幾個無色差立體字符的應用實例。這些標識信息是實現企業信息化的基礎數據源,對其進行自動、快速識別是眾多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由于這類字符靠反光差來成像,造成字符與背景同顏色,所以,利用現有的圖像獲取技術,得到的字符圖像與背景圖像的灰度差很小,且不均勻,給字符識別帶來很大困難。另外,由于字符大多數都很小(一般小于4X4mm),高度很低(低于0.5mm),并且立體字符多制作在鋼材、鋁材等高反射材料的表面,所以使一般方法獲得的字符效果不很理想。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無色差立體標識字符圖像采集方法,通過該方法可以獲得無色差立體字符的灰度圖像,可直接用于立體字符的識別。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無色差立體標識字符圖像采集方法,步驟如下:
(1)圖像采集:單線結構光激光器(其可以投射單線結構光線,結構光線寬100um左右)發射的單線結構光線照射到字符表面后,利用攝像機對圖像進行采集,獲得無色差立體標識字符同高度相關的畸變信息,然后直接將畸變信息轉變為字符的灰度圖像;
圖像采集的原理為:圖像采集原理如圖2所示,部件1為單線結構光激光器,它可以投射出單線結構光線(部件5);部件2是攝像機,它的圖像采集方向和激光器的入射方向成一定角度。當激光器投射出的結構光線照射到立體字符(部件3)表面后,結構光受到立體字符凸起表面的調制,結構光光條在高度不同的部位產生畸變和移位,通過攝像機捕獲這些畸變的結構光圖像,并通過算法將畸變信息轉化為字符的灰度信息。部件6是移動機構,它可以帶動立體字符在圖示x方向移動,每移動一定位移Δl后采集一張圖像,每次移動的位移量可用下式來計算:Δl=H/k,其中:H是被測字符的高度,k為常數值,一般取20左右。然后將這多張圖像進行疊加、組合,就可以得到無色差立體字符的有色差圖像,可以直接用于立體字符地識別。
研究表明,當結光入射角度和圖像傳感器主軸成90°時的檢測誤差最?。欢鴱臏p少立體字符對光線的遮擋、增加可測范圍方面來考慮,當結構光入射角度與被測表面夾角45°左右可以獲得最大的測量范圍,因此,確定的相關角度如下:單線結構光中心光束入射角度與直線OM的夾角α=45°,攝像機光軸Zi與直線OM夾角β=45°,其中直線OM為單線結構激光器鏡頭中心與攝像機鏡頭中心的連線,如圖2所示。
(2)圖像處理
獲得字符的結構光圖像后需要進行圖像處理,具體過程如下:
a.利用直接二值化方法進行處理,二值化閾值設定范圍為[0.05?0.25];
b.對二值化圖像進行細化處理。處理方法為形態學方法:其中A是原始圖像,B是結構元素圖像,先將采用B對圖像A膨脹,然后再采用B將膨脹的結果進行腐蝕,CLOSE(A,B)是處理結果。具體公式如下:
其中B為半徑為5的圓形結構。
(3)將字符的畸變信息轉換為字符的灰度
將獲得的細化圖像分別按先列后行的順序讀取并判斷每一點的值,當出現第一個灰度不為零的點時,記錄并存儲該點所在的行(i)。然后針對圖像進行灰度轉化,即將中心線上每點的畸變量轉化為該點的灰度值,具體算法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大學,未經山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6830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