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級聯侵入信號放大反應結合納米金-寡核苷酸探針可視化核酸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161736.3 | 申請日: | 2011-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279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9 |
| 發明(設計)人: | 周國華;馬寅姣;鄒秉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東醫學生物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Q1/68 | 分類號: | C12Q1/6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李曉峰 |
| 地址: | 210002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級聯 侵入 信號 放大 反應 結合 納米 寡核苷酸 探針 可視化 核酸 檢測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分子生物學領域,涉及核酸侵入信號放大方法與納米金-寡核苷酸探針。具體涉及一種級聯侵入信號放大反應結合納米金-寡核苷酸探針可視化核酸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核酸檢測已經廣泛應用于臨床診斷、環境監測以及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等很多方面。目前常用的核酸檢測技術大多基于模板擴增原理,即擴增產物與靶核酸序列相同,如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環介導的核酸等溫擴增技術(Loop-Mediated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滾環擴增技術(Rolling?Cycle?Amplification,RCA)、基于核酸序列擴增技術(Nucleic?Acid?Sequence?Based?Amplification,NASBA)、轉錄酶介導的擴增技術(Transcription?Mediated?Amplification,TMA)、解鏈酶擴增技術(Helicase?DependantAmplification,HDA)、鏈置換擴增技術(Strand?Displacement?Amplification,SDA)等。上述核酸擴增方法由于擴增產物與靶核酸序列相同,因此極易造成產物交叉污染,使核酸檢測經常出現假陽性的結果。
為了避免擴增產物的交叉污染,近年來發展了一些不擴增靶核酸,而是由靶核酸引發其他信號分子擴增,間接地對靶核酸進行檢測的核酸信號擴增檢測方法,如分枝DNA法(Branch-DNA,B-DNA)、核酸侵入信號擴增實驗(Invader?Assay)以及一些基于電化學檢測的信號擴增法。其中,B-DNA法及核酸侵入信號擴增實驗均有較高的靈敏度,但它們都需要合成特殊結構或特殊熒光標記的探針,提高了檢測成本;而基于電化學檢測的信號擴增法往往靈敏度較低,達不到核酸檢測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基于信號放大和納米金-寡核苷酸探針的可視化核酸檢測方法,即提供一種級聯侵入信號放大反應結合納米金-寡核苷酸探針可視化核酸檢測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發明利用納米金-寡核苷酸探針,可視化檢測級聯侵入信號放大反應結果,建立了一種高靈敏度的可視化的核酸檢測方法。
本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驟(反應原理如圖2所示):
(1)級聯侵入信號放大反應的第一步核酸侵入信號擴增階段:設計針對靶核酸特異性的一對探針,要求與靶核酸雜交后,上游探針3’端必須侵入下游探針1個堿基,下游探針有一段翹起片段,稱為5’flap,并且其中下游探針與靶核酸互補區域的解鏈溫度在核酸5’外切酶或5’flap內切酶的酶切反應溫度±1℃范圍內,而上游探針與靶核酸互補區域的解鏈溫度要高于核酸5’外切酶或5’flap內切酶的酶切反應溫度5~10℃;所述的靶核酸與所述的上、下游探針在核酸侵入反應體系中雜交形成探針-靶核酸特異性結構,其中下游探針濃度大于上游探針濃度;向反應體系中加入核酸5’外切酶或5’flap內切酶,核酸5’外切酶或5’flap內切酶識別所述的探針-靶核酸特異性結構,并將下游探針的5’flap連同與模板配對的第一個堿基切下,因為所述的酶切反應溫度接近下游探針與模板配對部分的熔解溫度,下游探針被切割后會很快與靶核酸分離,沒有被切割的完整的下游探針會再次與靶核酸雜交,而上游探針熔解溫度高于反應溫度,可以牢固地結合在靶核酸上,與新雜交的完整的下游探針再次形成所述的探針-靶核酸特異性結構,進而繼續被核酸5’外切酶或5’flap內切酶切割,形成flap片段的積累;
(2)級聯侵入信號放大反應的flap片段循環信號擴增階段:反應體系中的發卡探針可捕獲步驟(1)積累的flap片段,并雜交形成一個flap片段-發夾探針特異性結構,該結構也可被反應體系中的核酸5’外切酶或5’flap內切酶識別,并將發夾探針的5’flap連同與模板配對的第一個堿基切下,被切割的發夾探針與步驟(1)產生的flap片段分離,沒有被切割的完整的發夾探針會再次與步驟(1)產生的flap片段雜交,再次形成所述的flap片段-發夾探針特異性結構,進而繼續被核酸5’外切酶或5’flap內切酶切割,從而大量的發夾探針被切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東醫學生物技術研究所,未經華東醫學生物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6173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