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巴氏微桿菌XJ及應用該菌制備甜菊醇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159563.1 | 申請日: | 2011-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202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0-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育如;玄燕;趙乙萱;劉潤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12P15/00;C12R1/01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32207 | 代理人: | 盧亞麗 |
| 地址: | 21004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巴氏微 桿菌 xj 應用 制備 甜菊醇 方法 | ||
1.?一種巴氏微桿菌(Microbacterium?barkeri)XJ菌株,其特征在于,該菌株的保藏編號為CCTCC?NO:M?2011182。
2.一種制備甜菊醇的方法,是:
將巴氏微桿菌XJ接種到含有甜菊糖苷或懸鉤子苷底物的溶液中,進行生物轉化;得到的轉化液經分離除雜處理后,得到甜菊醇;
或者是:
將巴氏微桿菌XJ的菌粉加入到含有甜菊糖苷或懸鉤子苷底物的溶液中,進行生物轉化,得到的轉化液經分離除雜處理后,得到甜菊醇;
或者是:
將從巴氏微桿菌XJ中得到的酶液或酶粉加入到含有甜菊糖苷或懸鉤子苷底物的溶液中,進行生物轉化,得到的轉化液經分離除雜處理后,得到甜菊醇。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甜菊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說的甜菊糖苷是甜菊苷,斯替維伯苷,萊鮑迪苷A,萊鮑迪苷B,萊鮑迪苷C,萊鮑迪苷D,?萊鮑迪苷E,杜爾可苷A中的任意一種或它們的混合物。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甜菊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轉化底物是甜菊浸提液,或由甜菊糖苷或懸鉤子苷配制的轉化液。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甜菊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轉化底物中甜菊糖苷的濃度為0.01~50%(W/W)。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備甜菊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甜菊糖苷的濃度為0.05~10%(W/W)。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甜菊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轉化底物中懸鉤子苷的濃度為0.01~50%(W/W)。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甜菊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懸鉤子苷的濃度為0.05~10%(W/W)。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甜菊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轉化體系中接菌量為轉化底物體積的0.1~20%;或者加入菌粉量為底物重量的0.01%~10%;或者加入的酶量為底物重量的0.01%~10%。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甜菊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轉化時間為12~144?h,轉化溫度為25~40℃,轉化體系的pH值為3.5-7.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師范大學,未經南京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5956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智能防堵孔振動篩
- 下一篇:一種治療Ⅱ型糖尿病的中藥顆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