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應用在汽油機上的智能電控供油系統及其供油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149013.1 | 申請日: | 2011-06-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087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石秉鈞;蘇其燦;石惠娜;石文淵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坤孚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浦沃動力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坤孚車輛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D41/02 | 分類號: | F02D41/02;F02D41/2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陸花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 汽油機 智能 供油 系統 及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應用在通用汽油機上的供油系統及供油方法,特別涉及一種依靠電控傳感和控制系統自動對汽油機的油氣供給進行優化和調整的智能電控供油系統及其供油方法。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現有的燃油供給系統在發動機油氣混合和供給上通常采用兩種常規的手段。其一就是目前普遍應用于摩托車及低排量汽油機的機械設備(諸如助力車、汽油發電機、水泵、油鋸等)上的化油器。其二就是現有汽車所采用的電子控制汽油噴射系統。
現有的化油器雖然技術成熟,但由于其本身為機械結構,對油氣混合的比例(空燃比)無法做到完美,致使混合后的油氣體進入發動機后無法實現完全燃燒。這樣不僅在發動機的輸出作功上大打折扣,而且還浪費了汽油。并且在廢氣排放上由于沒有充分燃燒,也使得排放的廢氣中含帶很多雜質和對環境污染的有害物質。在目前國家大力倡導的可持續發展、低碳和節能減排的趨勢下,現有很多以普通化油器為油氣混合部件的汽油機燃油供給裝置無法滿足國家所制定的廢氣排放標準。
當然,作為汽車燃油供給系統,目前所采用的電子控制汽油噴射系統,主要依靠電子控制單元(ECU)和噴油器來解決以往油氣供給中汽油和空氣混合比例(空燃比)不合理的問題,即通過ECU實時監控和控制噴油器的噴油量來提高汽油的完全燃燒的效率,這樣在一定程度上的確解決了環境污染以及尾氣排放標準的問題。
然而,這種汽車電噴系統在實際應用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作為整個汽車電噴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噴油器中的噴油嘴經常會因為所噴汽油的油質差,雜質多而被堵塞。由于目前客觀地講,國內汽油油質普遍不高,故導致噴油嘴故障率普遍很高。這樣影響汽油發動機工作的安全系數。
另一方面,這種汽車電噴系統采用汽油和空氣分路提供的方式,其混合點位于發動機缸體內,也就是說整個系統是在發動機缸體內同時進行供油和供氣,雖然汽油和空氣的比例由ECU控制并指揮各供油或供氣裝置工作,使得油氣的混合比等于或者接近空燃比,但缸內混合存在油氣混合不充分,以及汽油霧化效果不佳的效果,而與此同時,在這種未充分霧化和混合的情況下即被燃燒,其效果雖比常規的化油器有所改善,但仍舊沒能達到混合氣充分燃燒的目的。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應用在汽油機上的智能電控供油系統及其供油方法,可以依靠電控傳感和控制系統自動對提供給汽油機的油氣混合氣的混合比(空燃比,即混合腔內油氣和空氣的混合比例)進行優化和調整,能夠使汽油在供給給汽油發動機之前,通過ECU對整個系統的控制,對汽油進行充分混合這一動態過程,同時在混合過程中汽油也能被充分的霧化,最終混合后的油氣混合氣通過一管路提供給發動機的燃燒室,使得發動機能對該管路的油氣混合氣進行充分的燃燒,進而實現發動機工作的安全和汽油耗能的降低,以及廢氣排放的降低。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應用在汽油機上的智能電控供油系統,該系統包括:
一通過混合氣管路與汽油發動機連接的混合腔;所述混合腔還設有一電控節氣門開關;
一通過供油管與混合腔連接的燃油腔,所述燃油腔還連接一輸油管和一進氣管,所述供油管上設有一供油管電磁閥,所述進氣管上設有一進氣管電磁閥,所述供油管和進氣管之間連接一設有復數個氣孔的泡沫管,所述泡沫管位于燃油腔內;
一安置在發動機排氣管內用來采集尾氣成分信息的氧傳感器;
一分別與氧傳感器、供油管電磁閥、進氣管電磁閥以及節氣門開關通過電路連接來實現動態調節油氣混合比的電子控制單元;
所述電子控制單元通過電路連接氧傳感器,獲得發動機排放廢氣的數據信息;所述電子控制單元依靠分析該數據信息判斷和控制所述進氣管電磁閥的開閉程度,繼而通過控制進氣管的進氣量來使燃油腔內的汽油在泡沫管內與進氣管內空氣混合并霧化成油氣;所述電子控制單元依靠分析該數據信息判斷和控制電控節氣門開關的開閉程度,繼而通過控制節氣門開關的進氣量調整并優化混合腔內的油氣混合比。
優選地,所述燃油腔內還設有一液面感應器,所述輸油管上設有一液面電磁閥,所述液面電子控制單元通過液面感應器發送的信號,控制輸油管電磁閥的開閉程度,繼而控制燃油腔內燃油的存量。
優選地,所述供油管上設有一與電子控制單元電路連接的供油管電磁閥,所述電子控制單元通過氧傳感器提供的信息,控制供油管電磁閥的開閉程度,繼而控制混合腔內油氣和空氣的混合比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坤孚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浦沃動力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坤孚車輛配件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坤孚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浦沃動力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坤孚車輛配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4901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