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紫甘薯紅色素的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125627.6 | 申請日: | 2011-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297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梅元碧;程含友;汪修武;張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綠孚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B61/00 | 分類號: | C09B61/00 |
| 代理公司: | 黃石市三益專利商標事務所 42109 | 代理人: | 瞿暉 |
| 地址: | 430209***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甘薯 紅色素 生產 方法 | ||
㈠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紫甘薯紅色素的生產方法,具體是一種通過連續逆流提取技術、離子交換技術、膜分離技術及微膠囊包埋技術生產紫甘薯紅色素的方法。?
㈡背景技術:目前,國內紫甘薯紅色素的生產,采用的主要工藝步驟為:浸提→精制→干燥。在浸提階段,主要采用單級循環浸漬浸出工藝,即先將紫甘薯切成薄片置于浸提罐中,以酸水或酸化醇溶液為萃取劑,在常溫或加熱的條件下,浸提一定時間后將浸出液放出并轉至下道工序處理,而固相物料則從浸提罐底部排出。由于整個工藝為間歇式操作,且固相物料極易造成罐底篩網及管道堵塞短路,造成料液無法循環,無法轉出和放干瀝盡,使提取不充分不完全,生產能力低,提取效率低,因此原料提取率一般只能達到80%-90%;本公司于2010.12.10向中國專利局提出了“一種移動固相物料連續梯度浸提植物水溶性色素的方法”的發明專利申請(申請號為201010582806.8),該申請的技術方案較好的解決了上述問題;但紫甘薯紅色素提取液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濃縮后多呈浸膏狀,難成粉末,為提高產品的色價和純度,擴大其應用范圍,必須對其提取液進行純化。目前純化方法主要采用的是大孔樹脂法對提取液進行精制,以去除大量的糖類、無機鹽、黏液質等雜質,也有使用超濾膜對提取液進行精制的;但用大孔樹脂處理后色素中仍會殘留少量的可溶性淀粉、還原糖及大蛋白質等雜質,紫甘薯紅色素的平均純粉色價低于60;而單一用超濾膜對提取液進行精制,提取液中大量的糖類、無機鹽、黏液質等雜質對膜的污染嚴重,會導致膜通量的下降和分離效率的降低,就會延長生產周期、縮短膜使用壽命,增加生產成本;而在干燥階段,主要是利用噴霧干燥法直接干燥或加入麥芽糊精后進行干燥,這種方法得到的產品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不太穩定,易受光、熱、PH值及氧化還原劑的影響。因此,如何解決色素在精制及干燥過程中所存在的純度低及穩定性不好的問題,是植物色素生產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㈢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將移動固相物料連續梯度浸提方法、大孔樹脂柱層析技術、超濾技術及微膠囊包埋技術同時聯合應用的紫甘薯紅色素的生產方法;該方法原料提取率高,精制效果好,產品純度高且性質穩定。?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其工藝過程為:?
1、紫甘薯紅色素的提取
將紫甘薯切成片或條,置于網袋中;再將網袋依次移動置于多個浸提罐中浸提,浸提液為0.5%的鹽酸溶液,浸提溫度為30-40℃,每袋在每罐中的浸提時間為60分鐘,紫甘薯與0.5%鹽酸的重量份之比為1:3-20;合并多次浸提液,得紫甘薯紅色素提取液;
2、去雜
將提取液先以板框過濾器過濾,再以高速離心機離心,得分離液;
3、精制
a、將處理好的DK-142大孔樹脂裝入徑高比為1:5的樹脂柱中,將上述分離液上柱吸附,控制樹脂柱流出液速度為3-5BV/h,當樹脂柱中的流出液顏色變深時則視為樹脂吸附已達到飽和,即停止吸附;以純水沖洗樹脂至流出液清澈透明,然后用酸化酒精溶液洗脫;所用的酸化酒精是50%酒精溶液中含0.1%的檸檬酸,洗脫液流速控制在0.5-1BV/h;當洗脫液顏色漸漸變淺時,即洗脫完畢;收集洗脫液;
b、將洗脫液進行真空濃縮,去除酒精;得濃縮液;
c、用10000分子量的超濾膜超濾上述濃縮液,超濾壓力0.2~0.4MPa,超濾溫度20~30℃,得超濾液;經過超濾的紫甘薯紅色素的平均純粉色價?≥80;
4、微膠囊包埋
以阿拉伯膠和麥芽糊精為壁材,對紫甘薯紅色素進行包埋處理;壁材組成按重量百分數計:阿拉伯膠16%、麥芽糊精35%、紫甘薯紅色素超濾液20%,加水至100%,混合,加熱至40℃,攪拌至完全溶解后,在40MPa下均質,然后噴霧干燥,噴霧干燥進風溫度180℃,出風溫度90℃,即得包埋率在90%以上的紫甘薯紅色素粉末。
本發明方法中所采用的各種工藝條件,都是通過大量的實驗所得出的最佳工藝條件,如紫甘薯紅色素的最佳提取條件,大孔吸附樹脂品種的確定、超濾膜的選擇、微膠囊包埋壁材的選擇、制囊工藝的確定等等;本發明首次并創造性的將移動固相物料連續梯度浸提紫甘薯紅色素的方法、大孔樹脂柱層析技術、超濾技術及微膠囊包埋技術同時應用于紫甘薯紅色素的規模生產,多種技術的聯合使用,大大提高產品純粉色價,顯著提高紫甘薯紅色素在應用過程中對光、熱的穩定性;同時,還縮短了產品生產周期,節約了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主要技術指標與國內外同類技術指標的相比具有明顯的優越性,提高了國產天然植物色素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綠孚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武漢綠孚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2562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