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苦豆堿在制藥中的新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084686.3 | 申請日: | 2011-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180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0-19 |
| 發明(設計)人: | 蔣兆健;劉潔瑜;鄧虹珠;焦河玲;李菁;葛發歡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漢方現代中藥研究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1/4748 | 分類號: | A61K31/4748;A61K9/38;A61K9/36;A61K9/30;A61P35/00;A61P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97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苦豆堿 制藥 中的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苦豆堿在制備治療消化系統癌癥藥物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消化系統癌癥,尤其是胃、小腸和大腸中的直結腸癌癥在我國甚至全球都是高居不下,成為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至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死于癌癥的病例占總死亡病例的13%,并保持急速上升趨勢。消化系統的癌癥都可由潰瘍或其它部位的癌癥轉移而來,故癌癥的變癌率高,病變范圍廣,病程遷延反復,難以根治,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上對癌癥的治療多選用副作用廣、毒性大、價格高的西藥或手術切除方法。可見,這些治療癌癥的方法給患者帶來生理和心理的不便,同時對消化系統內某些癌癥如結腸癌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尋找高效、低毒、經濟的藥物成為醫藥研究者的課題。
中醫藥具有西藥不可比擬的特色,成為現在臨床上治療癌癥的另一有效途徑。苦豆子(Sophora?alopecuroides?L)豆科槐屬植物,主要分布在寧夏、甘肅、新疆、西藏等地荒漠或半荒漠地區,生態適應性強,資源豐富,為常用的民族藥和民間藥。苦豆子藥用部位為可再生的地上部分、種子。地上部分含苦參堿(Matrine)、氧化苦參堿(Oxymatrine)、槐定堿(Sophoridine)、槐胺堿(Sophoramine)、槐果堿(Sophocarpine)、苦豆堿(Aloperine)等多種生物堿。
苦豆子及其生物堿的抗腫瘤作用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早有報道,目前僅從苦豆子中分離出來的具有新型結構的槐定堿成為國家一類抗癌新藥。李雪梅等報道,槐定堿單藥用于治療惡性滋養細胞腫瘤,同時伴有消化道反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發生率為20-30%(李雪梅等,《新型抗腫瘤藥槐定堿》)。梁磊等報道槐定堿對體外培養的SW620細胞增殖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并可誘導其發生凋亡(梁磊等,《槐定堿對人結腸腺癌細胞株SW620增殖和凋亡的影響》)。迄今,尚無對槐定堿等苦豆子生物堿治療整個消化系統癌癥進行過系統研究,亦無對有關槐定堿等苦豆子生物堿治療人消化系統癌裸小鼠移植瘤的藥效研究。
苦豆堿屬于鷹爪豆堿——四環型,無色棱柱狀結晶,熔點71℃~73℃,有12種同分異構體,旋光度[α]D+86.59º。苦豆堿結構式如下:
早有對苦豆堿的藥理作用的研究報道:具有抑制中樞、降壓、減慢心率及抗心律失常,對活性氧自由基和脂質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抗炎抗變態反應作用,此外,體外也有抗柯薩奇B3病毒作用。但對其抗癌癥,尤其抗消化系統癌癥的藥理研究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苦豆堿在制備治療消化系統癌癥藥物中的應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了以下技術方案:
苦豆堿在制備治療消化系統癌癥藥物中的應用。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效、低毒的治療消化系統癌癥的藥物組合物。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消化系統癌癥的藥物組合物,所述藥物組合物為腸溶片,所述藥物組合物由作為活性成分的苦豆堿及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組成,所述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為20-50%。
胃內的胃酸能與藥物組合物的普通片劑的活性成分發生化學反應,把其作用代謝滅活,代謝滅活了的成分進入血液或腸道,因藥物在作用部位濃度不足,難以起到抑癌作用,因此本發明中的藥物組合物的劑型選擇為腸溶片。
優選地,所述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組分:5-50%填充劑、1.5-25%粘合劑、0.25-2.5%潤滑劑、1-5%崩解劑、0.2-5%助流劑、0.5-3%隔離衣料、1-10%腸溶衣材料。
更優選地,所述輔料還包括重量百分含量為0.1-0.5%的包衣增塑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漢方現代中藥研究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漢方現代中藥研究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8468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中藥注射劑鞣質檢查方法
- 下一篇:電路的內部電荷轉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