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不銹鋼無縫彎頭的生產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073400.1 | 申請日: | 2011-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909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家福;王永紅;章志孝;孫國策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凱科管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D9/08 | 分類號: | C21D9/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金***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不銹鋼 無縫 彎頭 生產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不銹鋼無縫彎頭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工業管件主要用于流體輸送、工業有壓設備等管道的連接,產品的性能和質量直接關系到管路的輸送效率和設備的優良差異。因此,工業管件在形狀設計、制作工藝、安全檢測等方面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傳統高壓大口徑工業異徑管件(彎頭)(特別是直徑300mm以上的變徑彎頭)依據國家標準《鋼制對焊無縫管件(GB/T?12459-2005)》,采用閉模式專用成型設備,該設備系國處進口,并對管件所用原材料(鋼管)要求極為嚴格,尤其是對鋼管的外徑,壁厚,內徑等。而且,在生產過程中,一旦發生卡模現象,需將整個成型系統拆卸后重新組裝才能正常生產。因此,該設備和工藝,不僅生產成本高,而且效率低,并且工藝繁雜。從而造成產品的工藝成本較高,市場的競爭力較低。
又如采用《鋼板制對焊管件(GB/T13401-2005)》標準的相關要求,多采用模壓半片件,后經焊接成型,此工藝系模壓焊制成型,雖說對原材料要求不是太嚴格,生產效率也能有所提高。但主要是,該生產工藝過程中,系焊接成型,焊縫雖經RT或UT檢測,但,因無損檢測標準所規定,焊縫允許有一定的焊接缺陷,另該產品為高壓所用,且其所處的工況和環境,與無縫產品相比,存在一定的質量隱患。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工藝成本較低,效率高的不銹鋼無縫彎頭的生產工藝。
本發明的不銹鋼無縫彎頭的生產工藝,依次包括如下步驟:
1)、進料:從原材料合格供應商處采購;
2)、材料復檢:材料到廠后,置于待檢區,由材料保管員核對材料的規格、數量進行復檢;
3)、標注貫穿性色標:復檢合格后的原材料,置入原材料倉庫合格區,并由倉庫管理員,按鋼管貫穿性,鋼板四周性,依據企業內部規定分材質標注不同的色標,以確保下料過程中每個管坯上都有對應的色標,并建立臺帳,納入原材料物資管理;
4)、編制工藝流程卡;
5)、下料:依據所用材料的擴徑或縮徑率,選用合適的用料,鋼管采用帶鋸床,鋼板采用等離子自動下料機,并按一定的角度和尺寸下料,最大層度的降低耗材;
6)、標識:此為移置色標,或按客戶要求作特殊標記;
7)、冷推壓制成型:
71)、裝模和調試
首先根據產品需要選擇模具和設備,安裝模具下模,并根據設備中心高度,調整下模,其次,安裝內置芯棒,根據模具下模和產品用原材料厚度,調整芯棒與下模間的間隙距,再次,安裝推桿并根據芯棒調整其高度,使之中心點與內置芯棒中心點,在同一條水平直線上;并根據成品規格,調整推桿與內置芯棒間的可運行距離。最后安裝上模并調整,使之與內置芯棒的間隙距,與下模與內置芯棒的間隙距保持一致,至此,裝模和調試完成;
72)、安裝和調試導套模
根據內置芯棒與推桿的位置,調整導套模高度。使之中心線與內置芯棒中心點與推桿中心點連線在同一條水平線上可;
73)、冷推壓制成型
先將管坯上膠,膠干后成型前再沾潤滑油后,就可冷推壓制成型,管坯擺放時一定要注意角度,并擺正;
8)、校型標識:用專用模具和液壓機進行校型,以確保彎頭角度和偏離角;
9)、平口:用專用坡口機設備進行,并針對對焊口端部保留一定的余量,以利于再加工,并確保角度和端面垂直度;
10)、檢驗:利用專用量具,如角尺或角度檢驗平臺、測厚儀或卡尺,對半成品進行外觀質量,幾何尺寸進行檢測;
11)、熱處理:采用固溶或穩定化熱處理工藝,易變形管件固溶處理前,要設計工裝加固,管件易變形程度主要考慮它的內徑和壁厚及彎曲率;
固溶處理時,加熱爐要預熱到300℃,然后管件進爐,快速升溫至熱處理溫度,進行保溫;水冷卻時,應不斷用循環水冷卻;
12)、標識:熱處理后,移置色標;
13)、表面處理:外觀修磨,針對產品的外觀存在的缺陷,在確保產品最小公稱壁厚的87.5%的前提下,可進行修磨,但針對不超標的缺陷,可不進行修磨,但客戶要求的除外,針對超標缺陷,可進行焊補,其焊補工藝須是經過焊接評定的,其返修工藝也必須是經過評定和認可的;
14)、標識:針對修磨或返工后的產品,移置同樣的色標;
15)、坡口加工:利用專用的設備和夾具,對產品對焊口端部進行坡口加工。以確保對焊口端部角度37.5°±2.5°,對焊口端部的純邊1.6±0.8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凱科管業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凱科管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7340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運行時能夠減少或杜絕漏氣的氣泵結構改進方案
- 下一篇:一種織物柔軟液體洗滌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