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壁鋼圍堰的下放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005205.5 | 申請日: | 2011-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944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6-15 |
| 發明(設計)人: | 羅超云;吳聰;譚立心;羅平生;文潔平;李嘉明;李北平;陳秀;楊勇;宋玲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長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9/04 | 分類號: | E02D19/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南鋒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李永慶 |
| 地址: | 511431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壁鋼 圍堰 下放 控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橋梁工程、碼頭工程、水電建筑工程等土木工程深水基礎的施工技術,尤其是一種應用于復雜水文條件下的橋梁工程深水基礎的雙壁鋼圍堰的下放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及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大跨度深水橋梁也得到飛速發展。大型橋梁的深水基礎施工常采用無底雙壁鋼圍堰的結構形式。無底雙壁鋼圍堰具有較大的剛度和良好的穩定性,易于加工,用鋼量小,經濟效益明顯,且有較好的防撞安全度。此種結構形式用途廣泛:可作為樁基的鉆孔承重平臺;可作為承臺、索塔等后續施工的圍水結構;可作為承臺砼施工的模板;可同時參與樁基基礎受力;也可作為永久性的防撞設施。
此種結構型式的不足之處在于結構重量大,尺寸大,下放時間長,下放較為困難,尤其是在復雜水文條件下下放時受水流沖擊及其他影響,下放精度難以保證?!叭亍狈ǔ晒鉀Q了雙壁鋼圍堰下放過程中遇到的以上困難。
????傳統鋼圍堰的施工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在水文條件較好的區域通常會采用選擇方便下河和地質條件較好的場地進行底節和頂上幾節的制作,再通過大型船舶配合運輸或直接浮運至橋位處拉纜定位后拼裝下放,此方法需要大量的大型運輸及導向船舶、水上起重機械及水上拌合樓等設備,需要布設錨錠系統、建設碼頭、滑移系統便于鋼圍堰的加工、拼裝、下水及固定、定位;另一種是水文條件較好的環境下采用高樁承臺的大型橋梁基礎,其鋼圍堰或鋼套箱一般整體加工、運輸到位后,采用大型浮吊直接吊裝到位,此種情況下,鋼圍堰或鋼套箱一般下放至河床面以上,鋼圍堰下放距離短、重量輕,工序較為簡單,且容易調整精度,此方法最大的制約之處在于水文條件必須要滿足要求,傳統的雙壁鋼圍堰的下放控制方法對雙壁鋼圍堰的下放控制不夠精確,不能滿足在復雜水文條件下實現鋼圍堰下放的控制要求,因此,適用范圍有限。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分析快捷,定位可靠、控制精度高的雙壁鋼圍堰的下放控制方法。該方法確保在任何水文條件下,尤其是復雜水文條件下無法使用大型船舶及水上起重機械等設備,只能依靠鋼護筒及自身結構來抵抗強大的水流力及其他荷載,最終實現鋼圍堰或其他重物的長距離的精確下放到設計位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雙壁鋼圍堰的下放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在雙壁鋼圍堰的下放位置創建多個鋼護筒構成的吊裝平臺,垂直放置多個鋼護筒,并使多個鋼護筒呈網狀分布,用連桿將多個鋼護筒固定成一個整體;
B、將全站儀設在吊裝平臺的中心部,并在鋼護筒上設置上定位導向塊,在雙壁鋼圍堰的內壁上安裝下定位導向塊;在鋼護筒上安裝下放油壓千斤頂,在每個下放油壓千斤頂上安裝油壓傳感器和行程傳感器,并使每個油壓傳感器和行程傳感器與計算機控制中心連接;
C、利用下放油壓千斤頂通過鋼絞線將雙壁鋼圍堰吊起,在雙壁鋼圍堰的頂部四周布置四個測量觀測點;
D、啟動下放油壓千斤頂,開始下放雙壁鋼圍堰,雙壁鋼圍堰在入泥前,行程傳感器和油壓傳感器依次將各吊點的行程信息和吊點荷載油壓信息傳給計算機控制中心;全站儀四個測量觀測點對雙壁鋼圍堰的平面位置和垂直位置進行測量并將姿態測量信息傳給計算機控制中心;
E、計算機控制中心依據行程信息和吊點荷載油壓信息、和姿態測量信息,對各吊點的下放油壓千斤頂的荷載油壓進行調控以調整雙壁鋼圍堰的平面位置和垂直位置;
F、雙壁鋼圍堰在入泥后,主要靠上定位導向塊和下定位導向塊對雙壁鋼圍堰的平面位置和垂直位置進行定位;計算機控制中心依據行程信息和吊點荷載油壓信息、和姿態測量信息發出指令,在雙壁鋼圍堰下沉較快的一側增大吊點的油壓荷載,以暫停下放,而在另一側進行吸泥,以減少下放的阻力,從而對雙壁鋼圍堰進行輔助糾偏,雙壁鋼圍堰下放到位后,下放工作完成。
所述步驟B中,上定位導向塊是由弧形板和多個固定支撐構成,弧形板通過多個固定支撐固定在相臨的三個鋼護筒上。
所述步驟B中,下定位導向塊分為下定位導向塊Ⅰ和下定位導向塊Ⅱ,下定位導向塊Ⅰ有六個,其中作為吊點的下定位導向塊Ⅰ有兩個,其上與鋼絞線的端部連接,下定位導向塊Ⅱ設有四個,兩個下定位導向塊Ⅱ為一組,每組中的下定位導向塊Ⅱ設在作為吊點的下定位導向塊Ⅰ的兩側。
所述步驟B中,所述鋼護筒的高度為10米,上定位導向塊設在離鋼護筒的筒頂5米的位置。
所述步驟A中,向鋼護筒內填砂,填砂的高度設在離鋼護筒的筒頂4米的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長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省長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00520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懸浮式增氧投飼兩用機
- 下一篇:一種富硒桂魚的養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