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速鐵路預制箱梁收縮徐變仿真分析用的模型梁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579506.X | 申請日: | 2010-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262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楊基好;羅俊禮;宋呈超;趙永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00 | 分類號: | E01D2/00;E01D2/04;E01D19/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 地址: | 25000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速鐵路 預制 收縮 仿真 分析 模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橋梁收縮徐變分析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適用于高速鐵路預制箱梁收縮徐變仿真分析的模型梁。
背景技術
工程結構模型試驗作為大型結構試驗的輔助試驗和替代試驗,作為結構設計、分析計算的輔助手段,在工程實際中得到十分廣泛的應用。模型設計是試驗的第一環節,也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它是試驗成功與否的關鍵。在試驗前期關系到模型的尺寸、材料選取和荷載情況,試驗結束后則關系到試驗數據的處理和試驗結果的有效性。模型設計中應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如模型類型、模型材料、試驗條件以及模型的制作等,以確定物理量的相似常數。顯然,原型結構的試驗是很受限制的,完全按比例縮小而不做簡化處理的模型是極不易制作的,同時由于構件理論厚度是影響結構徐變行為的一個重要因素,因而非足尺寸的模型梁徐變試驗一般也很難準確反映原型梁的徐變行為。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適用于高速鐵路預制箱梁收縮徐變仿真分析用的模型梁,有效解決了原型梁結構試驗耗費巨大、嚴格縮小模型生產困難、一般模型試驗數據不準確等問題,使得用簡單、經濟的模型結構準確地反映原型結構的徐變行為。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高速鐵路預制箱梁收縮徐變仿真分析用的模型梁,所述模型梁10為T型簡支梁,模型梁的尺寸根據高速鐵路預制箱梁即原型梁的尺寸按一定的比例縮小;模型梁10內有一束以上預應力筋1,預應力筋1的中段靠近模型梁10的底部,兩端向上起彎;模型梁10內有普通鋼筋2,其截面的配筋率與原型梁相等;模型梁10內埋設有傳感器;模型梁10的兩端可安放在支座12上。
所述預應力鋼筋1為兩束,上下排列于模型梁10橫截面中心。
所述兩束預應力筋1兩端的起彎角分別為6°~8°和8°~9°。
所述傳感器包括在兩條支座12中心線和梁跨中心線所在的橫截面上埋設的多個應變計7。
在所述橫截面上埋設的應變計7為三個且沿其豎向中心線布置,其中上、下兩個應變計7分別靠近模型梁10的上端和下端,中間的應變計7布于中間偏上的位置。
在模型梁10底部的兩個支座12附近和模型梁10底部梁跨中心線位置還各自架設位移計11。
所述模型梁10不設錨穴。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能夠模擬客運專線32m預應力箱梁包括收縮徐變在內的各種力學性能和變形性能,具有針對性強、數據準確等優點。
2、通過截面形式的修改和次要部位的簡化,該模型T梁結構簡單、易于施工。
3、可以最大限度利用現場材料和施工設備,節省制作成本,具有較高的經濟性和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箱梁原型橫截面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模型梁正視圖;
圖3是圖2的右視圖;
圖4是圖2中的梁跨中心截面圖;
圖5是圖3中的A-A截面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模型梁梁體鋼筋布置正視圖;
圖7是圖6中B-B截面圖;
圖8是圖6中C-C截面圖;
圖9是應變計在圖10的F-F截面上的布置圖;
圖10是圖9中的D-D和E-E截面圖;
圖11是位移計結構示意圖;
圖12是位移計布置圖。
圖中:1、預應力筋,2、普通鋼筋,3、φ16鋼筋,4、φ12鋼筋,5、φ8鋼筋,6、φ22鋼筋,7、應變計,8、磁性表座,9、千分表,10、模型梁,11、位移計,12、支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57950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