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行車雙軸傳動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83912.4 | 申請日: | 2010-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703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曉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曉雷 |
| 主分類號: | B62M9/00 | 分類號: | B62M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62556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行車 傳動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上用的雙軸傳動器,屬于自行車零部件方面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很多地區均以自行車做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隨著經濟的發展,最簡單的自行車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新型可變速的自行車。普通自行車的結構為:在中部設有一動力軸,動力軸與踩踏固定連接,動力軸通過鏈條連接后輪的后軸,將動力傳輸到后軸,從而驅動自行車的前進,通常為了保證速度,使傳動軸的直徑大于后軸的直徑,這樣使車速能夠提高。其弊端是,在上坡或頂風時會非常費力。變速自行車是采用多個鏈條盤,用鏈條轉換掛接的方式做動力傳動,但這種變速結構復雜,造價高,時有因鏈條與鏈輪掛接不牢而造成卡死或掉鏈子的現象的發生,從而造成不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行車上用的雙軸傳動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自行車雙軸傳動器,包括前輪部分和后輪部分,以及其中部的車架,在車架下部安裝有一個傳動器的結構,其特征在于:鏈條盤設置在副軸上,副軸上的從動鏈輪與主軸上的主動鏈輪用傳動鏈連接;右機架與左機架對稱設置組成三角形結構,主軸與副軸通過其三角形結構內部的軸承分別用前鎖緊箍與后鎖緊箍固定;主軸的兩端用于安裝腳踏板的結構。
所述的副軸上的從動鏈輪與主軸上的主動鏈輪是雙結構,所述的傳動鏈也是雙結構。
所述的三角形結構非正三角結構,其角部是弧形。
所述的三角形結構由右機架與左機架對稱設置,右機架與左機架用前軸套、轉軸套、后軸套固定在一起,前軸套、轉軸套、后軸套分別設置在右機架與左機架內側的圓弧角部。
所述的轉軸套與其內部的轉軸摩擦連接,轉軸套與車架連接固定。
所述的從動鏈輪直徑小于主動鏈輪,其厚度一致。
所述的后軸套與后輪部分上的后座架結構固定連接,其后座架結構通過伸縮桿或彈簧與車架的后部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經久耐用,造價低,在爬坡或遇頂風騎車時感覺非常省力,在提高了速度的情況下,避免了鏈條與鏈輪掛接不牢而造成卡死或掉鏈子現象的發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自行車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另一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車架、2普通鏈條、3后輪部分、4右機架、5主軸、6副軸、7腳踏板、8鏈條盤、9主動鏈輪、10傳動鏈、11轉軸、12轉軸套、13前軸套、14后軸套、15后鎖緊箍、16前鎖緊箍、17左機架、18從動鏈輪。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車架1以及車架1前部的前輪部分和后輪部分3,在車架1后下部安裝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普通鏈條2掛裝在鏈條盤8上,在副軸6上套裝的鏈條盤8與右機架4的中間位置還固定套裝有從動鏈輪18。右機架4與左機架17對稱設置,呈三角形結構,其角部為圓弧角。右機架4與左機架17用前軸套13、轉軸套12、后軸套14固定在一起,前軸套13、轉軸套12、后軸套14分別設置在右機架4與左機架17內側的圓弧角部。所述轉軸套12與其內部的轉軸11摩擦連接,轉軸套12與車架1連接固定。在所述前軸套13的內部設置有軸承,主軸5穿過其軸承,用前軸套13兩側的前鎖緊箍16鎖緊固定。在靠近右機架4的主軸5上連接固定有主動鏈輪9,主軸5的兩端用于安裝腳踏板7的結構。在所述的后軸套14內部設置有軸承,副軸6穿過其軸承,用后軸套14兩側的后鎖緊箍15鎖緊固定。在靠近右機架4的副軸6上連接固定有從動鏈輪18。其從動鏈輪18的外側固定安裝鏈條盤8,鏈條盤8與普通鏈條2掛裝連接。所述的從動鏈輪18直徑小于主動鏈輪9,其厚度與主動鏈輪9相等,以便于主動鏈輪9或從動鏈輪18掛裝傳動鏈10。所述的主動鏈輪9或從動鏈輪18和傳動鏈10可制作成雙結構,以便加強其動力。所述的后軸套14與后輪部分3上的后座架結構固定連接,其后座架結構通過伸縮桿或彈簧與車架1的后部固定連接,從而使后輪部分3在自行車行走時減少了顛簸。
實施例2:如圖1、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車架1以及車架1前部的前輪部分和后輪部分3,在車架1后下部安裝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普通鏈條2掛裝在鏈條盤8上,在副軸6靠近右機架4上套裝的鏈條盤8,在其副軸6左機架17上固定套裝有從動鏈輪18。右機架4與左機架17對稱設置,呈三角形結構,其角部為圓弧角。右機架4與左機架17用前軸套13、轉軸套12、后軸套14固定在一起,前軸套13、轉軸套12、后軸套14分別設置在右機架4與左機架17內側的圓弧角部。所述轉軸套12與其內部的轉軸11摩擦連接,轉軸套12與車架1連接固定。在所述前軸套13的內部設置有軸承,主軸5穿過其軸承,用前軸套13兩側的前鎖緊箍16鎖緊固定。在靠近左機架17的主軸5上連接固定有主動鏈輪9,主軸5的兩端用于安裝腳踏板7的結構。在所述的后軸套14內部設置有軸承,副軸6穿過其軸承,用后軸套14兩側的后鎖緊箍15鎖緊固定。在靠近左機架17的副軸6上連接固定有從動鏈輪18。所述的從動鏈輪18直徑小于主動鏈輪9,其厚度與主動鏈輪9相等,以便于主動鏈輪9或從動鏈輪18掛裝傳動鏈10。所述的主動鏈輪9或從動鏈輪18和傳動鏈10可制作成雙結構,以便加強其動力。所述的后軸套14與后輪部分3上的后座架結構固定連接,其后座架結構通過伸縮桿或彈簧與車架1的后部固定連接,從而使后輪部分3在自行車行走時減少了顛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曉雷,未經張曉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8391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