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兩輪車穩車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40044.1 | 申請日: | 2010-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126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19 |
| 發明(設計)人: | 袁成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袁成福 |
| 主分類號: | B62H1/12 | 分類號: | B62H1/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兩輪車穩車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兩輪車構件,尤其涉及一種兩輪車穩車器,該穩車器特別適合在自行車和輕便電動自行車上使用。?
背景技術
目前,在人不下車的情況下,解決行進中的兩輪車臨時停車或緩慢行駛時的穩定性的技術方案很多。專利號為942270750。4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中公開了一種“自行車穩停器”。該穩停器有與車架連接的機座,由左腳踏帶動的棘輪棘爪驅動機構,與棘輪從動輪盤連接的齒輪傳動機構,與傳動機構連接且左右分置的支撐機構,滾輪和棘爪、支撐機構控位裝置。針對上述穩停器存在的結構比較復雜,操控不大方便,欠緊湊美觀,及作普通支架使用時不夠穩定和安全等缺陷,本發明人曾發明了“一種新型自行車定車器”,于2010年3月1日向中國專利局申報了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號為2010291220291。該定車器對上述穩停器做了實質性改進,將上述穩停器的齒輪傳動機構和支撐機構改為平面連桿機構,不僅較好地簡化了主體結構,而且零件形狀更簡單,運動更簡捷,加工更方便,且耐磨性能好,使用壽命長;將支撐機構手控鎖定改為自動鎖定,讓棘爪與自行車后(左)閘同步聯動進入工作位置,又在不需要時自動離開工作位置,較好地解決了棘爪和支撐機構控位裝置的動作搭配和操控不便問題;給左滾輪加裝制動裝置,解決了自行車停放的穩定和安全問題,使該定車器兼作普通自行車支架真正成為可能;但需專門設置活肢和活肢開合機構,才能實現既加大左右滾輪的間距,以保證支撐機構對自行車支撐作用的穩定性和可靠度,又在支撐機構抬起時與自行車渾然一體,顯得緊湊而美觀,增加了構件和運動副。?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針對現有技術,尤其是針對本發明人2010291220291號實用新型專利申請中存在的些許不足,從主體結構和運動方式上作的較徹底的改進。?
為了使穩車器以更簡單的結構、更簡捷的運動,即可實現工作時兩滾輪支點間距盡可能大,獲得更可靠的支撐效果,而閑置時所占空間又盡可能小,顯得緊湊而美觀,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具有獨特結構的兩輪車穩車器。?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兩輪車穩車器,包括一個與車架連接的機座,裝在兩輪車左側中軸上由腳踏帶動的棘輪棘爪驅動機構,與棘輪棘爪驅動機構從動輪盤連接的傳動機構,與傳動機構連接且左右分置的支撐機構,裝在支撐機構著地部位的左右滾輪,棘爪變位裝置,支撐機構自鎖解鎖裝置和復位彈簧及左滾輪上的制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和支撐機構中,有沿水平、橫向鉸接在機座上的主動軸,鉸接在機座上并與主動軸兩端等夾角連接且向上傾斜的兩根從動軸和分別與從動軸另一端連接,并在垂直工作位置和?水平閑置位置間作間歇式復合擺動的兩根撐桿。?
所述穩車器的主動軸與從動軸間的連接為萬向聯軸器連接。?
所述主動軸與從動軸間的萬向聯軸器連接為十字軸式萬向聯軸器連接。?
所述主動軸與從動軸間的萬向聯軸器連接為球鉸式萬向聯軸器連接。?
所述穩車器的主動軸與從動軸間的連接為軟軸連接。?
所述主動軸和從動軸與軟軸間的連接為鐓壓、滾壓等固定連接。?
所述主動軸和從動軸與軟軸間的鏈接為與帶接頭的軟軸以鍵、柱銷等可拆卸式固定連接。?
所述穩車器的主動軸與從動軸間的連接為錐齒輪嚙合連接。?
所述穩車器的撐桿回轉中心附近設有限位卡頭,與設在機座上的檔塊共同限定撐桿的水平閑置位置。?
由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兩輪車穩車器,采用了向上傾斜設置在機座上的兩根從動軸連接兩根撐桿,得以用較少的構件,令所述撐桿在垂直工作位置和水平閑置位置間的擺動,實現了同時向上——向里和同時向下——向外的復合運動,從而圓滿地解決了既要使撐桿盡可能向外張開進入工作位置,以獲取對兩輪車更可靠的支撐保障,又要盡可能向里收攏來與兩輪車渾然一體而進入閑置位置,以少占空間并彰顯緊湊而美觀的視覺效果這個兩難問題。既簡化了整體結構,使制造和維修更簡單、節省,又減少了運動副,使機構運動更簡捷、順遂,而且使用壽命也更長,從而,為大批量、低成本生產和大面積、長時效推廣應用,奠定了良好基礎。?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兩輪車穩車器,可作為一種新型的基本功能構件,應用在自行車和輕便電動自行車上;若采用電驅動,也可應用在有自帶電源的兩輪車,如電動自行車和摩托車上。從而克服兩輪車極不穩定、容易傾倒的致命弱點,無需特別訓練和技巧,即可實現人在車上,想停就停,想走就走,想騎多慢就騎多慢,使人們在獲得自行車的輕便、健身和兩輪機動車的快捷、輕松功效的同時,享受本發明創造所帶給的更多安全和方便,不一樣的感受和愜意。?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袁成福,未經袁成福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4004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零能耗低污泥產率的城市污水脫氮處理方法
- 下一篇:開闊海域的人工魚礁投放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