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地鐵車站軌行區用上排風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138657.1 | 申請日: | 2010-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113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27 |
| 發明(設計)人: | 吳喜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喜平 |
| 主分類號: | F24F7/06 | 分類號: | F24F7/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滬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5 | 代理人: | 沈美英 |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鐵 車站 軌行區 用上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新型實用涉及一種建筑物換氣排風裝置,特別是一種具均勻排風功能的地鐵車站軌行區用均勻上排風系統。?
背景技術
在地鐵列車運行過程中,列車車輪與軌道間的連續摩擦會產生熱量,列車空調冷凝器工作時會產生熱量,站臺或車廂內行人呼吸也會產生熱量,致使地鐵車站軌行區的空氣不僅渾濁且溫度升高,一般通過設置如圖1所示的具有外排帶熱渾濁空氣和送入外界新鮮空氣功能的通風設施加以解決。目前在地鐵車站軌行區的通風設施中,除設置有便于送入新鮮空氣的進風系統外,還設置有便于帶走列車下部車輪與軌道間摩擦所產生熱量的側排風系統和便于帶走人流和列車空調冷凝器在站區內所產生熱量的上排風系統。由于列車編組一般都由數節車廂組成,車站比較長,故所設置的側排風管道和上排風管道也相對較長,且與列車停靠站時車廂的側面和頂部位置相對應。目前在用的地鐵車站上排風系統如圖2所示,主要由上排風機、與上排風機氣路相通、上面按需設有若干排風框孔、設置在軌行區頂部的上排風管道,以及設置位置及數量和形狀與上排風管道上的排風框孔的設置位置及數量和形狀對應相符、限位固定設置在地鐵列車頂部天花板上的排風口組成。由于現用的上排風管道的截面積為固定式,排風口為框孔式,工作時主要依靠上排風管道內的氣流靜壓工作,先由上排風管內的靜壓驅使排風口外側的空氣產生動壓、以垂直于上排風管道軸線方向氣流的形式進入排風管內,之后必須消耗來自上一排風口的氣流動壓和排風管道內?氣流的靜壓,才能使所述的垂直于排風管道軸線方向的空氣流改向為平行于排風管道軸線方向的氣流。所以,在將由排風口進入的這部分垂直于排風管道軸線方向的氣流改變為沿排風管道軸線方向氣流的過程中需要二次消耗排風管道內的空氣靜壓,且由于排風管道的截面積基本不變,所以致使排風管道內的氣流靜壓逐漸減小,同時由于沿垂直于軸線方向流動的氣流對平行于排風管道軸線方向的氣流會產生干擾,使靠近上排風機端的排風口的風速最大,進風量也最大,靠后面排風口的風速依次逐漸減少、甚至無風。因而,總體上存在各排風口的進風量不一致、排風效果不均勻和排熱效果較差的弊端,既會導致造成列車車廂內及整個站區內的空氣溫度分布不均勻,影響列車空調機組的制冷效果,從而影響站區的空氣環保質量和乘客及工作人員工的舒適感和身體健康,故從經濟性和實用性角度考慮尚欠理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既能將排風管內的靜壓變為動壓、有利于提高排風、排熱效率,又能確保各排風口具有等同排風、排熱功效的地鐵車站軌行區用均勻上排風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地鐵車站軌行區用均勻上排風系統主體由上排風機、與上排風機氣路相通、設置在地鐵站臺軌行區頂部、下底面上間隔設置有數組由五個貼近設置的排風框孔構成為一組的上排風管道,以及與上排風管道上的排風框孔的設置位置、數量和形狀對應相符、限位固定設置在地鐵列車頂部天花板上的排風口組成,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排風框孔的孔口處內表面上附加設置有由五個分別由進風口、出風口和R形彎折面構成的∏型導引排風件組成的五梯∏型導引排風組件;所述的上排風管道的橫截面積靠上排風機一端的一組排風框?孔處為最大,后面呈按每經一個排風框孔減少一個或數個∏型導引排風件出風口的橫截面積、或每經一組五個排風框孔減少一組五梯∏型導引排風件的出風口總橫截面積的逐級縮小分節狀;所述的五梯∏型導引排風組件中包含的五個R形彎折面呈系列擴展的互包階梯狀、進風口和出風口的截面積各自相同,通過直接焊接、螺釘裝配或鑲嵌設置在上排風管道的排風框孔孔口處內表面上;所述的∏型導引排風件的出風口朝向上排風機一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喜平,未經吳喜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3865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