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雙離合器式自動變速器用前置油泵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23222.X | 申請日: | 2010-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360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張雪秋;陳勇;尹宏聲;陳宗帖;洪武;李俊茂;劉文忠;劉芳;李書福;楊健;趙福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C2/10 | 分類號: | F04C2/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 |
| 地址: | 3170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離合器 自動 變速 器用 前置 油泵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齒輪油泵,尤其涉及一種結構緊湊、油路布設簡單并與前殼體集成于一體的雙離合器式自動變速器用前置油泵結構。
背景技術
伴隨著汽車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的大規模發展,使得汽車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的研發匹配對象覆蓋面逐漸擴大至小型車,但由于小型車布置空間的限制致使油泵無法由發動機直接驅動而需改用一級過渡齒輪驅動,而現有的內嚙合前置齒輪泵往往因回油口及進油口位置的改變導致閥體液壓油路布置十分困難。
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汽車自動變速器控制用齒輪油泵(CN200989302Y),它包括泵體、主、從動齒輪和主、從動齒輪軸及軸承、油封,所述的泵體內腔中相互嚙合的主、從動齒輪的平面兩側分別與兩塊同時支撐主、從動齒輪軸的“8”字形的軸承一側平面結合,“8”字形的軸承外表面近似“V”形的腰部和主、從動齒輪的曲面與泵體內腔的表面相配合,分別形成吸油腔和壓油腔,后擋蓋上分別設有與吸油腔和壓油腔相通的進、出油孔,泵體和泵體內的“8”字形軸承外側平面與前、后擋蓋之間分別由油封密封。此裝置中的主、從動齒輪為外嚙合齒輪,油泵軸向尺寸大;又通過設置前、后擋蓋與泵體構成容納主、從動齒輪的密閉空間,結構復雜,成本高,上述缺陷使此裝置尤其無法適用于經濟型小型汽車。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了一種結構緊湊、成本低、油路布設簡單合理、性能好、噪間低,并可用傳統油泵進行簡單改造即成的雙離合器式自動變速器用前置油泵結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油泵結構復雜、成本高、軸向尺寸大、油路布置困難,尤其無法適用于小型汽車等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雙離合器式自動變速器用前置油泵結構,包括泵體及設于泵體內相互嚙合的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與一端設于泵體外的油泵驅動軸相連,在所述泵體上設有開口,所述開口抵接于前殼體內腔壁上并與前殼體內腔壁構成容納腔,所述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設于容納腔內,且所述從動齒輪異軸環設于主動齒輪外并與主動齒輪內嚙合相連,在所述容納腔內設有與吸濾器連通的進油口及與閥體連通的出油口。通過在泵體的一側設置開口,并將開口端抵接在前殼體內腔壁上形成主、從動齒輪的容納腔,使前殼體成為油泵的一部分而起到泵蓋的作用,由此可節約成本,油泵空間結構更加緊湊合理,同時便于在泵體及前殼體上設置連通于吸濾器與容納腔間的進油油路或連通于閥體與容納腔間的出油油路,油路布設相對簡單;異軸設置的內嚙合齒輪間形成的貯油腔使油泵的軸向布置尺寸變小,結構更加緊湊,相對外嚙合齒輪工作性能好、噪間低,采用傳統油泵中的主、從動齒輪及泵體加以簡單改造即可實施,開發成本低,通過性好,可用于小型汽車。
作為優選,所述油泵驅動軸的一端與主動齒輪相連,所述油泵驅動軸的另一端伸出前殼體后與油泵驅動從動齒輪相連。通過一級齒輪驅動,調整驅動齒輪速比即可調整油泵的供油量,簡單方便。
作為更優選,所述油泵驅動軸與前殼體內腔壁垂直,且油泵驅動軸與主動齒輪間為鍵連接。垂直于前殼體內腔壁設置的油泵驅動軸,減少了油泵體積,使整體結構緊湊合理;油泵驅動軸與主動齒輪為鍵連接,連接方式簡單,易于加工及維修更換。
作為優選,所述進油口和出油口設于泵體內壁上,所述進油口通過前殼體上的進油管道與吸濾器相連,所述出油口通過前殼體上的出油管道與閥體相連。通過在前殼體上設置與進油口相連的進油管道及與出油口相連的出油管道,并通過對應的管道口對接布設連接管道,油路布設簡單易行。
作為更優選,在所述進油口與出油口之間的泵體內壁上設有回油口,所述回油口通過前殼體上的回油管道與閥體相連。通過設置回油口可提高油泵工作效率及避免油泵發生氣蝕現象,結構合理,確保了油泵工作性能,而回油口與出油口的相對位置也便于閥體油路布設。
作為更優選,所述進油口與回油口設于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的嚙入側,所述出油口設于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的嚙出側。進油口與回油口設在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的嚙入側,出油口設在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的嚙出側,即根據潤滑油的流動方向設置進油口、回油口及出油口位置,確保進油及排油過程順暢,結構合理,提高了油泵性能及工作效率。
作為優選,在所述前殼體內腔壁與開口端面之間設有密封墊。密封墊防止泵體發生泄露而導致壓力不足,確保油泵性能可靠。
作為優選,所述主動齒輪的齒數為7至11個,所述從動齒輪的齒數比主動齒輪的齒數多1至2個。通過在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間設置1至2個齒數差,使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間形成的貯油腔在確保足夠潤滑的同時結構更加緊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2322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F04C 旋轉活塞或擺動活塞的液體變容式機械
F04C2-00 旋轉活塞式機械或泵
F04C2-02 .弧形嚙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圓弧形傳送運動,每個元件都具有相同數目的齒或齒的等同物
F04C2-08 .相互嚙合式,即帶有與齒輪機構相似的配合構件的嚙合
F04C2-22 .內軸式,與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嚙合處具有同方向的運動,或其中的1個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內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齒或齒的等同物
F04C2-24 .反向嚙合式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嚙合處的運動方向相反
F04C2-30 .具有F04C2/02,F04C2/08,F04C 2/22,F04C 2/24各組中兩組或多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包含在這些組中的一個組的特征,并且配合元件之間具有其他形式的運動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