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層罐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13110.6 | 申請日: | 2010-0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849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陳金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三興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D88/02 | 分類號: | B65D88/02;B65D90/00;B65D90/02;B65D90/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麗巖;李聚 |
| 地址: | 10007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層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儲油罐,特別是一種雙層臥式油罐。?
背景技術
雙層臥式油罐較一般油罐具有著存儲安全、環保等優點,是今后油類儲存容器的一種發展趨勢。但現有的雙層臥式油罐多為單倉結構,功能較為單一,只能在同一罐體內存儲一種油品,而且,內外筒的連接不能滿足雙倉結構的要求,另外,漏油的監測問題、以及雙倉結構的管路連接問題也未能很好的解決。?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雙層罐,要解決雙層罐內分隔為雙倉結構以及雙倉結構內外筒連接、管路連接和漏油監測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這種雙層罐,罐體是由內筒和外筒構成的雙層結構,內筒和外筒之間支撐有內外筒連接筋,罐體的底部連接有支座,所述內筒由隔倉板分成前后兩個隔倉;罐體的頂部在兩個隔倉分別安裝有人孔裝置、密閉裝卸管、液位管、漏油監測管以及內外筒間試壓接口,人孔裝置的人孔蓋上安裝有呼吸閥和安全閥,密閉裝卸管下端口伸出罐底,上端口伸出罐頂并由法蘭盤及螺栓與密閉裝卸彎頭連接,密閉裝卸彎頭再經人孔蓋伸入內筒;液位管自罐體頂部向下伸入內筒,下端由固定托固定于內筒底部;漏油監測管頂部伸出罐體頂部并連接有法蘭盤,漏油監測管底面連接有墊板,墊板四周與內筒外壁連接;內外筒間試壓接口與外筒壁連接,并用絲堵密封;罐體底部在兩個隔倉分別安裝有出油管和進油管,罐體前后封頭各連接有一個手孔。?
所述內外筒連接筋由環向連接筋和軸向連接筋構成。?
所述內筒的前后封頭處,以及隔倉板上連接有加強肋,加強肋由中心環及中心環與內筒壁之間連接的支肋構成。?
所述內筒的隔倉內設有加強圈,加強圈由支撐于內筒壁的環肋和豎肋連接而成,并在環肋底部設有透油孔。?
所述罐體的頂部還可設置有捆綁加固鉤環。?
所述內筒和外筒在安裝密閉裝卸管、進油管、出油管,以及人孔裝置的人孔接管處均開有管孔,外筒上的管孔孔徑大于內筒的管孔孔徑,各管均與內筒雙面焊接,外筒的管孔邊緣與內筒之間連接有孔圈連接筋。???
所述人孔裝置與外筒連接處,外筒壁在管孔上方與人孔接管側壁之間連接有防水擋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雙層罐為內外兩層。內筒是雙層罐的最重要結構和主要受力體,起盛裝油體的作用,并直接與油體接觸。本實用新型的內筒為具有隔倉板、加強圈及外壁焊有連接筋的雙倉罐體。外筒是罐體的最外層,通過連接筋支撐著內筒,既保障了內外筒體的受力均勻,又可以使內外筒體之間的間隙連成一體,使漏油監測器有效的監測內筒是否漏油。此外,外筒還有保護內筒,防止漏油的作用。在內外筒組裝完成后,在兩個隔倉各安裝人孔裝置,以及油管系統。在雙層罐的內外層之間,安裝有漏油監測裝置。該裝置可以在內筒發生泄露的情況下第一時間發現,從而較早的進行維修和處理。避免因漏油而發生的危險和對周圍環境的污染。
油管系統是保證實現各項作業的關鍵。本實用新型的雙層罐裝有人孔和出油管、進油管、漏油監測管、密閉裝卸管等接管,而這些接管均需要在內外筒開孔,內外筒開孔的中心線需對齊,接管與內筒雙面焊接。為了滿足上面的要求,本實用新型的外筒開孔在套裝完內筒后進行。外筒的開孔直徑要較接管的外徑略大。?
本實用新型可適用于-41~+46℃的工作環境溫度,可以在同一油罐中安全儲存兩種油品,可采用地表、地埋方式安置,適用于我國廣大地區。?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雙層罐封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中C-C剖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1中A-A剖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1中B-B剖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密閉裝卸管與罐體連接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人孔裝置與罐體連接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漏油監測管與罐體的連接圖。?
附圖標記:1-內筒、2-外筒、3-密閉裝卸管、4-加強肋、5-加強圈、6-人孔蓋、7-人孔接管、8-呼吸閥、9-安全閥、10-密閉裝卸彎頭、11-液位管、12-內外筒間試壓接口、13-漏油監測管、14-墊板、15-支座、16-進油管、17-出油管、18-內外筒連接筋、19-固定托、22-隔倉板、23-孔圈連接筋、24-防水擋板、25-手孔。?
具體實施方式 ??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三興汽車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三興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1311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復合吸氣孔香煙過濾嘴
- 下一篇:外螺紋小徑尺寸檢測用測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