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摩擦耗能緩沖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003940.3 | 申請日: | 2010-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802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維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北車集團大同電力機車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D1/34 | 分類號: | B60D1/34;B61G1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趙燕力 |
| 地址: | 037038***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摩擦 耗能 緩沖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緩沖器,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機車的摩擦耗能緩沖器。
背景技術
緩沖器是用于機車或車輛之間,以避免當機車或車輛在牽引或制動時發生沖撞。國內現有機車、車輛用緩沖器包括有橡膠緩沖器、膠泥緩沖器、高分子緩沖器和摩擦式緩沖器四種。
其中橡膠緩沖器、膠泥緩沖器和高分子緩沖器雖然具有阻抗力大且阻抗力平穩的特點,但是,它們存在容量低、耐老化性差、離散性低的缺點,在吸收能量后無法消耗,在回彈時再釋放,造成二次激擾、引起沖動。現有的摩擦式緩沖器具有二次激擾小、容量低、穩定性差、離散性高的特點,但是,由其結構決定了其摩擦力為阻抗力,而摩擦力作為阻抗力的缺點是阻抗力不平穩且阻抗力的大小變化很大,因此,其緩沖效果不佳。
由此,本發明人憑借多年的相關設計和制造經驗,提出一種摩擦耗能緩沖器,以克服現有結構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摩擦耗能緩沖器,由膠泥、橡膠或者高分子材料作為彈性體吸收能量,在回彈時利用摩擦把能量消耗掉,由此大幅消耗能量以減少二次激擾引起的沖動,從而提高橡膠緩沖器、膠泥緩沖器和高分子緩沖器的性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摩擦耗能緩沖器,該緩沖器包括一殼體,該殼體一端的底板上設有一透孔,在殼體內部由另一端底板向透孔方向設有一心軸,心軸上套設有彈性體,位于彈性體頂端設有套設于心軸的一壓抵構件,該壓抵構件的底面抵壓于彈性體,該壓抵構件前部穿出所述透孔,壓抵構件后部形成由后向前減縮的錐形;位于所述殼體一端的底板內側且位于所述透孔周圍設有兩個楔塊,所述楔塊外側與殼體內壁接觸,所述楔塊內側與所述壓抵構件的后部接觸,所述楔塊內側形成與壓抵構件的后部錐形面對應接觸的錐面,所述楔塊與殼體一端的底板之間設有彈簧。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楔塊上面向殼體一端的底板設有嵌槽,所述彈簧設置在該嵌槽中。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彈性體由多個環形壓縮體和設有各個壓縮體之間的環形隔片構成。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環形壓縮體為橡膠壓縮體、膠泥壓縮體或高分子壓縮體。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殼體另一端的底板由鎖固件固定于該端,所述心軸固定于該端的底板上。
由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緩沖器在回彈時可利用摩擦把能量消耗掉,由此,可大幅消耗能量,減少緩沖器二次激擾引起的沖動,從而可提高緩沖器的性能,提高緩沖效果。
附圖說明
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實用新型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摩擦耗能緩沖器初始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摩擦耗能緩沖器的壓抵構件受力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摩擦耗能緩沖器,該緩沖器100包括一殼體1,該殼體1一端的底板11上設有一透孔111,在殼體1內部由另一端底板12向透孔111方向設有一心軸2,心軸2上套設有彈性體3,位于彈性體3頂端設有套設于心軸2的一壓抵構件4,該壓抵構件4的底面41抵壓于彈性體3,該壓抵構件前部42穿出所述透孔111,壓抵構件后部43形成由后向前減縮的錐形;位于所述殼體一端的底板11內側且位于所述透孔111周圍設有兩個楔塊5,所述楔塊5外側與殼體1內壁接觸,所述楔塊5內側與所述壓抵構件的后部43接觸,所述楔塊5內側形成與壓抵構件的后部43錐形面431對應接觸的錐面51,所述楔塊5與殼體一端的底板11之間設有彈簧6;如圖1所示,所述楔塊5面向殼體一端的底板11設有嵌槽52,所述彈簧6設置在該嵌槽52中。
如圖2所示,緩沖器的壓抵構件4在F力的作用下向右運動,壓抵構件4壓縮彈性體3使彈性體3吸收能夠,此時,楔塊5在彈簧6的作用下與壓抵構件4隨行運動;由于壓抵構件4與楔塊5之間的斜面(錐面)無相對運動趨勢,使楔塊5的外側與殼體內壁之間沒有產生正壓力,所以,楔塊5與殼體1內壁之間無摩擦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北車集團大同電力機車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國北車集團大同電力機車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00394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R-MBR膜生物反應系統裝置
- 下一篇:壓鑄模具的模溫調節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