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雙向RKE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596465.X | 申請日: | 2010-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297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7-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成;方武輝;胡彬;曾建軍;胡仁彬;王琦智;馮朝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集誠汽車電子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C9/00 | 分類號: | G07C9/00;B60R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趙榮之 |
| 地址: | 400060***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雙向 rke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遙控無匙門禁系統(RKE)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汽車雙向RKE系統。
背景技術
遙控無匙門禁系統(RKE),由一個安裝在汽車上的接收控制器和一個由用戶攜帶的遙控器,即無線遙控車門鑰匙組成。遙控器一般包括微控制器、射頻無線收發器件、按鈕和LED顯示屏。遙控器通常關閉,只在按下按鈕或需要發送數據時才工作(即用來向接收控制器發送數據),因此是單向通信。
但傳統的汽車RKE系統由于采用單向通信,其實現簡單,但可靠性差,容易被破解、安全性不高。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汽車雙向RKE系統,可進行雙向通信。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汽車雙向RKE系統,包括遙控器和接收控制器,所述遙控器包括按鍵、單片機Ⅰ、無線收發模塊Ⅰ和顯示屏,所述接收控制器包括單片機Ⅱ和無線收發模塊Ⅱ,所述遙控器和接收控制器間通過無線收發模塊Ⅰ和無線收發模塊Ⅱ進行無線射頻通訊,所述遙控器和接收控制器具有空閑模式和普通雙向防盜模式;
在空閑模式下:遙控器待機,當按下遙控器上的按鍵時,單片機Ⅰ做出相應處理;接收控制器待機,當接收到有效遙控器信號后,單片機Ⅱ對信號進行解碼并做相應處理;
在普通雙向防盜模式下:遙控器輪詢工作,間隔與接收控制器通訊,查詢接收控制器工作狀態,并做相應的處理;接收控制器輪詢工作,單片機Ⅱ偵測汽車狀態,當出現異常時,將對應狀態代碼發給遙控器,若接收到有效遙控器信號,單片機Ⅱ對信號進行解碼并做相應的處理。
進一步,在普通雙向防盜模式下,接收控制器偵測到汽車狀態發生異常時,還控制汽車儀表和/或指示燈做出相應指示。
進一步,還包括智能防盜模式,在智能防盜模式下,遙控器輪詢工作,間隔與接收控制器通訊,工作流程按用戶預設的參數運行,查詢接收控制器工作狀態,并按用于預設的方式處理;接收控制器輪詢工作,單片機Ⅱ偵測汽車狀態,當出現異常時,將對應狀態代碼發給遙控器,若接收到有效遙控器信號,單片機Ⅱ對信號進行解碼并做相應的處理。
進一步,在智能防盜模式下,接收控制器偵測到汽車狀態發生異常時,還根據用戶預設的方式,控制汽車儀表和/或指示燈做出相應指示。。
進一步,所述遙控器和接收控制器之間通訊的數據幀中依次包括前導符、同步字節、數據區、校驗位。
進一步,所述數據區中依次包括隨機數、低電檢測位、ID碼、按鍵功能碼、特需功能碼、發射機狀態碼和預留碼,其中隨機數和低電檢測位為明碼,ID碼、按鍵功能碼、特需功能碼、發射機狀態碼和預留碼為加密碼。
進一步,所述隨機數用于產生接收機的解密密鑰,長度為16bits;
所述低電檢測位用于表征遙控器電池電壓范圍,長度4bits;
所述ID碼為每套汽車雙向RKE系統獨有的身份識別號,取值27bits或32its;
所述按鍵功能碼用于表征用戶按鍵的功能,長度4bits;
所述特需功能碼用于表征用戶設置指令、學習指令,長度16?bits;
所述發射機狀態碼用于表征發射機的工作狀態,若發射機是遙控器,狀態碼表征遙控器工作模式、LCD工作狀態、上次按鍵狀態、發光二極管狀態;若發射機是接收控制器,狀態碼表征接收控制器車身狀態,長度16?bits;
所述預留碼為預留擴展區,長度16?bits。
進一步,所述前導符長度為16bits或者32bits,同步字節長度為16bits。
所述遙控器和接收控制器之間半雙工通信方式,遙控器或接收控制器發射一幀數據后,收到有效回復信號后,認為該次通信有效。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遙控器和接收控制器可進行雙向通信,設置了普通雙向防盜模式,遙控器和接收控制器輪詢工作,與對方收發數據,進行相應處理,可靠性高,不容易被破解,以及智能防盜模式,可根據用戶的預設進行相應處理,智能化更高。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示出了汽車雙向RKE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了汽車雙向RKE系統中數據幀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集誠汽車電子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重慶集誠汽車電子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59646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