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外置式汽車胎壓傳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534154.0 | 申請日: | 2010-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696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伍宗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伍宗仁 |
| 主分類號: | B60C23/02 | 分類號: | B60C23/02;B60C29/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陽;孫潔敏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外置 汽車 傳感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氣壓傳感器,尤其涉及一種設置于汽車輪胎外部測量輪胎內部氣壓的傳感器。
背景技術
現在大多數的高氣壓汽車輪胎由內胎外胎構成,輪胎傳感器安裝在輪胎外側的氣嘴上。車輛在行駛過程中輪胎內的環境十分惡劣,同時承受高氣壓、大離心力、高溫、大濕度、強振動和灰塵等。輪胎傳感器要實時檢測胎壓和胎溫,對輪胎漏氣、低氣壓、高氣壓和高溫進行預警,從而達到預防爆胎,保障行車安全和經濟行車。現有傳感器雖然能測量輪胎的參數,但在對輪胎氣壓進行調整時,需要拆下傳感器才能對輪胎充氣和放氣。胎內氣壓高達12BAR時,傳感器會存在慢漏氣的現象。同時現有傳感器密封不嚴,含有水份的高壓空氣接觸傳感器內的電子元件,電子元件易出現了氧化、漏電等現象,導致傳感器不能正常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要解決現有傳感器充、放氣操作復雜,密封不嚴的問題,提出一種安裝在輪胎外側氣嘴上的,密封嚴密,無需拆卸即能對輪胎進行充、放氣的傳感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外置式汽車胎壓傳感器,包括印刷電路板,設在印刷電路板一側面的傳感探頭和傳感信號處理及發射電路,內置空氣導孔的內殼,密封固定在內殼一側的能與輪胎氣嘴接合的連接管,密封固定在內殼另一側的帶密封頂針的充氣嘴;所述空氣導孔導通連接管內腔和充氣嘴內腔,傳感探頭與空氣導孔之間設有檢測孔;傳感探頭與檢測孔端面之間設有密封墊;所述內殼向連接管內腔方向伸出一個用以在連接管接合輪胎氣嘴時按啟輪胎氣嘴密封頂針的頂桿;所述內殼外面還罩有一層閉合的外殼,該外殼內側設有向傳感器供電的電池。
所述充氣嘴有圓柱狀接合部伸入內殼內部,接合部與內殼采用螺紋連接,接合部的端面與內殼之間設有密封圈。
所述頂桿為管狀結構,其中心的空腔與所述空氣導孔連通,頂桿伸朝向連接管的端部開有通氣槽。
所述印刷電路板被螺絲緊固在內殼中,在印刷電路板背離傳感探頭的側面以及印刷電路板側邊與內殼側壁的接合處之間灌注密封膠。
所述傳感信號處理及發射電路上刷有防水油。
所述連接管內表面設有與輪胎氣嘴外螺紋相配的內螺紋。
所述連接管采用銅材,所述內殼采用塑料,內殼通過注塑成型與連接管連接。
所述連接管上設有緊固輪胎氣嘴的螺絲孔。
所述外殼包括上殼和下殼,上、下殼采用螺絲連接;所述下殼包含電池艙,電池倉外側設有方便更換電池的電池艙蓋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無需從輪胎外側氣嘴上拆卸,即能對輪胎進行充、放氣,采用多道防護層,有效地實現防塵防水防潮的效果,確保產品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中準確反映輪胎參數,保障了行車安全和經濟行車。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細的說明,其中:
圖1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內殼立體外觀圖;
圖2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內殼裝配外觀圖;
圖3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剖視A圖;
圖4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
圖5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剖視B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外置式汽車胎壓傳感器,包括印刷電路板1,設在印刷電路板一側面的傳感探頭2和傳感信號處理及發射電路,內置空氣導孔11的內殼3,密封固定在內殼一側的能與輪胎氣嘴接合的連接管4,密封固定在內殼另一側的帶密封頂針20的充氣嘴5;所述空氣導孔導通連接管內腔和充氣嘴內腔,傳感探頭與空氣導孔之間設有檢測孔6;傳感探頭與檢測孔端面之間設有密封墊7;所述內殼向連接管內腔方向伸出一個用以在連接管接合輪胎氣嘴時按啟輪胎氣嘴密封頂針的頂桿8;所述內殼外面還罩有一層閉合的外殼,該外殼內側設有向傳感器供電的電池10。參看圖5,當連接管4與輪胎氣嘴接合時,頂桿8按下輪胎氣嘴的密封頂針,輪胎內的空氣經空氣導孔11流入充氣嘴5,充氣嘴端部的密封頂針20呈密封狀態,空氣導孔11與輪胎內部為同等壓力,傳感探頭2通過檢測孔6探測輪胎內部的壓力。當需要減小輪胎內部壓力時,只需按下充氣嘴5上的密封頂針20,輪胎內的氣體就會泄放;當需要增加胎壓時,通過充氣嘴5向輪胎充氣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伍宗仁,未經伍宗仁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53415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