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軍用運輸車便攜式安全座椅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508496.5 | 申請日: | 2010-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668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孫志成;戴啟清;曹永晟;吳崢;孫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志成 |
| 主分類號: | B60N2/30 | 分類號: | B60N2/30;B60R22/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3011 安徽省蚌埠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軍用 運輸車 便攜式 安全 座椅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軍用車輛裝備技術,具體地說是一種與軍用運輸車配套的便攜式安全座椅。
背景技術
目前,軍隊裝備的運輸車輛,主要承擔運送人員和軍用物資的任務。在運送人員時,人員在車廂內的乘坐姿勢只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直立站姿;二種是坐姿(乘坐軍用背囊);但不論哪一種形式,人員都沒有任何形式的約束。當車輛正常行駛時遇到上下坡、側斜坡、凸凹路面,不可避免地使人體傾斜,當人體的重心線超出支撐面時,人體將會發生偏移。車輛行駛中加速、制動、急轉彎等,又使人體受到慣性力、離心力的作用。當綜合作用力大于人體肌肉控制力時,人體將發生位移,產生擠壓或碰撞。車輛發生碰撞事故時,如正面、側面、同向或逆向刮擦等,車廂會產生繞垂直軸的轉動,乘員在離心力的作用下,作曲線運動。當車輛側翻時,人體受到慣性力和離心力的綜合作用。當車輛發生縱向或橫向的連續翻滾時,人體受力情況復雜,隨時有被甩出車廂的可能。當車輛墜落時,人體主要受慣性力的作用。由于軍用運輸車輛的車廂在設計上沒有充分考慮輸送人員時人體的受力情況,車廂內既沒有設計人員的乘坐裝置,也沒有安裝任何形式的約束裝置,所以,長期以來,軍用運輸車輛在輸送人員時一直存在安全隱患,在發生交通事故時,造成非戰斗減員的情況時有發生。經過檢索,沒有發現適應軍用運輸車輛、可安全輸送人員的座椅。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軍用運輸車便攜式安全座椅,該座椅可機動地裝配在車廂的側板上,為每位乘員提供一個座位,解決了乘員乘車時的安全性問題,且該座椅易于折疊,便于攜帶,節省存放空間。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軍用運輸車便攜式安全座椅,它有骨架、水平面板,骨架包括前支撐、水平布置的連接框、后靠背,面板設在連接框的上端;前支撐與連接框的前端鉸接,以致前支撐未被鎖定;前支撐與連接框鉸接的部位處至少設有一個第一鎖定結構,當前支撐被第一鎖定結構鎖定時,使得前支撐處于豎直布置狀態;后靠背與連接框的后部鉸接,以致后靠背未被鎖定;后靠背與連接框鉸接的部位處至少設有一個第二鎖定結構,當后靠背被第二鎖定結構鎖定時,使得后靠背處于豎直布置狀態,后靠背的上端具有至少一個卡爪。
為能簡潔說明問題起見,以下對本發明所述軍用運輸車便攜式安全座椅均簡稱為本座椅。
采用以上的技術方案后,通過后靠背上端的卡爪,可將本座椅機動地裝配在車廂的側板上,當前支撐被第一鎖定結構鎖定、后靠背被第二鎖定結構鎖定時,使得前支撐處于豎直布置狀態、后靠背處于豎直布置狀態,這樣,分別實現了前支撐的打開、后靠背的打開,讓本座椅處于可以乘坐的狀態,為每位乘員提供一個座位,車輛行駛時,乘員可用手抓住本座椅以限制身體的位移,因此,解決了乘員乘車時的安全性問題;由于前支撐與連接框的前端鉸接,以致前支撐未被鎖定,這時,前支撐向著面板的背面方向進行轉動,使得前支撐處于水平布置狀態,另,由于后靠背與連接框的后部鉸接,以致后靠背未被鎖定,這時,后靠背向著面板的正面方向進行轉動,使得后靠背處于水平布置狀態,這樣,分別實現了前支撐向著面板背面方向的折疊、后靠背向著面板正面方向的折疊,因此,本座椅易于折疊,便于攜帶,節省存放空間。
所述的連接框包括橫向前鉸接軸、兩個對稱布置的L形縱向管、橫向后連接管,且縱向管的前側呈折彎狀,前鉸接軸插裝在兩個縱向管的前端之間,前鉸接軸介于兩個縱向管前端之間的中段有兩個前后豎直布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鎖止平面,后連接管設置在兩個縱向管的后端之間;面板的前端下側對應于前鉸接軸的中段處開有一個槽口。
上述結構的連接框,結構簡單、結實耐用。
所述的前支撐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方形前鉸接塊、前支撐管、半圓形支撐腿,前鉸接塊的下部與前支撐管的上端插接,前鉸接塊上部的外形與面板上槽口的內部形狀相配,前鉸接塊的上部開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由上下連通的第一鉸接孔和第一鎖止孔構成,第一鉸接孔的截面形狀為優弧形,第一鎖止孔的截面形狀為方形,第一鎖止孔內有兩個前后豎直布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二鎖止平面,沿前鉸接塊的前后方向,第一鉸接孔的最大寬度尺寸大于第一鎖止孔的最大寬度尺寸,支撐腿的中段與前支撐管的下端固接,第一通孔的深度走向與支撐腿的跨度走向均為橫向;
前鉸接軸的中段置于前鉸接塊的第一鉸接孔內,以致前支撐未被鎖定,且前鉸接塊的上部自面板上的槽口中退出;
前鉸接軸的中段置于前鉸接塊的第一鎖止孔內,第一鎖止平面、第二鎖止平面內外平行布置,使得前支撐與連接框鉸接的部位處設有一個第一鎖定結構,以致前支撐被第一鎖定結構鎖定,且前鉸接塊的上部插入面板上的槽口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志成,未經孫志成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50849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保護帽
- 下一篇:用于生成煙堿鹽顆粒的氣霧生成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