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抗CO2腐蝕油套管及其生產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84665.1 | 申請日: | 2010-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031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高海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百利時能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17/00 | 分類號: | E21B17/00;E21B17/08;C25D3/56;C25D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陽***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co sub 腐蝕 套管 及其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石油機械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油套管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近些年來,國內外各大油氣田在油氣田開采過程中都遇到了CO2腐蝕問題。這不僅嚴重影響到油氣的產量,還經常造成各種安全事故,妨礙油氣田的正常生產,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目前國內外現有技術主要有抗CO2腐蝕性材料技術和表面處理技術。前者通過在鋼材中加入抗CO2腐蝕的合金元素來達到抗腐蝕的目的,這些鋼材主要是一系列高含Cr(13%,22~25%)的不銹鋼。其優點是由于合金元素的添加,材質本身防腐,有效期內無需其他配套設施且對井下作業無影響,但其價格昂貴,最便宜的也接近普通鋼材的10倍,經濟性差。表面處理技術常用的是在油套管內表面涂覆有機防腐材料,該法存在涂層硬度低、耐磨防腐性較差、涂層易剝落,使用壽命短等缺陷。另外,也有專利公開了滲氮處理可以使油套管防腐耐磨,實際上滲氮處理僅僅提高表面硬度只可增強其耐磨性,對抗腐蝕性沒有太大有益效果,同時滲氮處理需要在高溫環境下進行,會對基體材質力學性能造成破壞。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經濟有效抗CO2腐蝕,表面致密光滑、耐磨防腐,結垢、結蠟幾率低油套管及其生產方法。
本發明抗CO2腐蝕油套管,包括管狀基體,所述管狀基體的兩端設有連接段,其中所述管狀基體的內、外表面上覆有鎢基非晶態合金層。
本發明抗CO2腐蝕油套管,其中所述連接段為外螺紋部分。
本發明抗CO2腐蝕油套管,其中所述鎢基非晶態合金層的厚度為20~80μm。
本發明抗CO2腐蝕油套管,其中所述鎢基非晶態合金層所包含成分的質量百分比為:鎢10%~55%,鎳15%~65%,鐵10%~15%,鈷6%~12%,其余為磷及雜質。
本發明抗CO2腐蝕油套管,其中所述鎢基非晶態合金層為長程無序、短程有序的結構。
本發明抗CO2腐蝕油套管的生產方法,按照如下步驟進行:
(1)加工出油套管管狀基體,在其兩端加工出外螺紋部分;
(2)對管狀基體進行除油、除銹處理;
(3)采用硝酸鈉活化工藝對經過上述處理的管狀基體進行活化處理;
(4)將活化處理后的管狀基體經去離子水漂洗后浸入電沉積槽中,采用電沉積的方法使管狀基體包覆一層鎢基非晶態合金。
本發明抗CO2腐蝕油套管的生產方法,其中所述步驟(4)中電沉積液的組份:鎢酸鈉18~155g/L,硫酸鎳30~140g/L,次亞磷酸鈉35~210g/L,檸檬酸60~90g/L;電流密度:10~220mA/cm3;PH值:7.5~9;溫度:40~80℃;電沉積時間為2~4h。
本發明抗CO2腐蝕油套管的生產方法,其中所述步驟(2)中對管狀基體采用電解除油處理,在50~80℃的除油液中通入5~10A/cm3的電流,并保溫5~8min;除油液的成分為:0.7~1.2mol/L的NaOH、0.3~0.5mol/L的Na2CO3、0.08~0.25mol/L的Na2SiO3。
本發明抗CO2腐蝕油套管的生產方法,其中所述步驟(2)中對除油處理后的管狀基體使用去離子水清洗去除除油液,然后采用壓縮空氣噴砂方法對管狀基體進行除銹處理,砂子粒徑20~40目。
本發明抗CO2腐蝕油套管的生產方法,其中還包括步驟(5)將電沉積處理后的管狀基體在150℃~700℃下保溫0.5~2小時進行熱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百利時能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百利時能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8466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器具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種微型粘結永磁體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