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用沖擊吸收部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72030.X | 申請日: | 2010-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013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中西誠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鐵工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R19/34 | 分類號: | B60R19/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 11247 | 代理人: | 馬江立;常殿國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沖擊 吸收 部件 | ||
將2009年9月2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No.2009-202178的公開內容,包括說明書、附圖及摘要,通過引用全部結合于此。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輛用沖擊吸收部件(碰撞緩沖部件),更具體地涉及這樣一種技術,其中當該車輛用沖擊吸收部件包括一非對稱錐形部(taper?portion)時,穩定地獲得沖擊能吸收性能。
背景技術
已知一種含有中空筒狀體的車輛用沖擊吸收部件。該筒狀體具有多個平板狀的側壁,并具有多邊形部。該沖擊吸收部件設置于車身側部件和保險杠部件之間,使得該筒狀體的軸向與車輛的前后方向一致。當該沖擊吸收部件沿軸向受到壓縮負荷時,該沖擊吸收部件通過被壓皺(壓潰)成手風琴狀(有像手風琴般細褶的形狀,折疊狀,accordion?shape)而吸收沖擊能。在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2006-123887(JP-A-2006-123887)中公開的裝置是車輛用沖擊吸收部件的一個例子。該裝置包括具有大致八角形部分的筒狀體,該筒狀體由成對的半體構成,各個半體具有通過將筒狀體分割成上半部和下半部而獲得的形狀。通過該成對的半體中的一個半體的兩個側端緣與該成對的半體中的另一個半體的兩個側端緣分別相重疊以形成筒形,該成對的半體的兩個側端緣部都通過點焊在沿軸向隔開預定間隔的位置點非連續地接合。在該車輛用沖擊吸收部件中,設置有應力集中部,使得該應力集中部和通過點焊將側端緣部彼此接合到一起的位置處的接合點沿軸向交替地設置。當該沖擊吸收部件被壓皺成手風琴狀時,應力集中部用作塑性變形開始的起點,從而該沖擊吸收部件順利(平滑)地被擠壓。各個應力集中部是沿與軸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凹槽,并向內凹陷。各個應力集中部延伸而跨過具有多邊形部的筒狀體的兩個相依的脊線(ridge?line,棱線)。
一種車輛用沖擊吸收部件包括非對稱錐形部,其中位于彼此相對的兩側且彼此面對的成對的側壁中的至少一個,依存于例如保險杠部件和車身側部件的尺寸、沿上下方向上的保險杠部件和車身側部件之間的位置關系,而沿軸向傾斜。例如當保險杠部件沿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小于車身側部件的時,位于上部位置并沿車輛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上側壁是大致水平的,而位于下部位置的下側壁沿朝向保險杠部件的方向向上傾斜。
然而,當沖擊吸收部件包括錐形部時,在負荷傳遞中發生不平衡,并且當沖擊吸收部件被擠壓而壓皺成手風琴狀時該擠壓行為變得不穩定從而會消弱沖擊能吸收性能。當沖擊吸收部件被壓皺成手風琴狀時,設置應力集中部可以有效地穩定該擠壓行為。然而,在上述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2006-123887所描述的裝置中,由于各個應力集中部被設置成包括具有多邊形部分的筒狀體的脊線部,對沖擊能吸收性能的影響很大。因此,需要較大的板厚以確保所希望的沖擊能吸收性能。此外,難以在確保沖擊能吸收性能的同時來調整應力集中部的位置、尺寸、形狀等來穩定擠壓行為。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在上述的情況下做成的。本發明的目的是當筒狀體包括非對稱錐形部時使擠壓行為穩定化以穩定地獲得預定的沖擊能吸收性能,并使得可以容易地調節應力集中部以使擠壓行為穩定化。
上述目的可以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而實現,其提供一種車輛用沖擊吸收部件,其包括中空筒狀體,該中空筒狀體具有平板狀的多個側壁,并具有多邊形截面;其中,該沖擊吸收部件設置于車身側部件和保險杠部件之間,使得該筒狀體的軸向與車輛的前后方向一致,并且,當該沖擊吸收部件沿軸向受到壓縮負荷時,該沖擊吸收部件通過被壓皺成手風琴狀而吸收沖擊能,該筒狀體包括:(a)成對的側端緣部,在平坦板狀的第一側壁中該成對的側端緣部以預定寬度彼此重疊,并彼此沿軸向一體地接合,從而形成封閉的多邊形截面;(b)非對稱的錐形部,其中位于第一側壁的相對側而與該第一側壁相面對的第二側壁在軸向上比第一側壁更大程度地相對于軸向傾斜;(c)應力集中部,其設置在第一側壁中的所述側端緣部彼此重疊的重疊部,使得該應力集中部沒有達到具有多邊形截面的筒狀部的脊線,并且當該沖擊吸收部件被壓皺成手風琴狀時,用作開始塑性變形的起點。
上述目的可以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而實現,其提供一種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的車輛用沖擊吸收部件,其中,(a)在錐形部中,至少第二側壁相對于軸向傾斜,使得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之間的距離沿從車身側部件朝向保險杠部件的方向而減小;(b)第一側壁中的成對的側端緣部在沿軸向以預定間隔設置的接合點處通過點焊不連續地彼此接合;以及(c)應力集中部設置在至少一個在成對的側端緣部通過點焊彼此接合的多個接合點之中的在最接近位于保險杠部件的一側的端部的第一接合點和第二接近該端部的第二接合點之間的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鐵工株式會社,未經豐田鐵工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7203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滑動開關
- 下一篇:一種城市路燈移動手持設備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