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魯棒的玻璃劃傷缺陷檢測方法及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66622.0 | 申請日: | 2010-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954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3-30 |
| 發明(設計)人: | 柴秀娟;陳熙霖;武斌;崔振;鄭媛;陳海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圣戈班研發(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958 | 分類號: | G01N21/9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祁建國;梁揮 |
| 地址: | 10008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玻璃 劃傷 缺陷 檢測 方法 及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圖像處理、計算機視覺和模式識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魯棒的玻璃劃傷缺陷檢測方法及其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的玻璃缺陷檢測和分類是由人工完成的,但這種方法受人為主觀因素的影響,效率低,難以滿足生產不斷發展的需要。隨著計算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圖像處理技術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在工業的缺陷檢測中,如浮法玻璃生產、帶狀鋼板生產等領域。與傳統的人工檢測相比,高效的自動檢測技術將大量的勞動力從繁重的檢測工作中解放出來,并且檢測精度不受工作時間長短的影響,能夠一直保持同等水平的檢測性能。
玻璃生產中的常見缺陷有結石、氣泡、粘錫、癤瘤、碎屑、劃傷等。受光照條件、缺陷形成的偶然性、玻璃上各種懸浮物的影響,基于視覺的玻璃缺陷檢測任務非常困難。在這些缺陷類別中,劃傷缺陷由于其深淺及寬窄的不同,呈現的圖像外觀差別就更加劇烈,而其檢測也就更加困難。
國外在玻璃生產過程中廣泛的采用了自動檢測設備,如英國的Pilkington公司,美國的Image?Automation公司,德國的LASOR公司和Innomess公司,以及日本的旭硝子等企業都自主研制出浮法玻璃在線自動檢測系統。國內對缺陷檢測的研究開展較晚,技術相對簡單,目前與國外檢測技術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現有的文獻多數是利用簡單的圖像預處理操作來實現缺陷的檢測,如對圖像進行邊緣提取、平滑處理、對比度增強或者更復雜的水線分割算法等(參考1:劉洲峰等,玻璃缺陷圖像分割方法研究與實現,中原工學院學報;參考2:余文勇等,一種浮法玻璃全面缺陷在線檢測系統,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進而利用基于規則(參考:周欣等,玻璃缺陷快速檢測分類研究,微計算機信息)或模板匹配或基于學習(參考:鄭斌,玻璃缺陷圖像識別的關鍵技術研究,碩士論文,武漢理工大學)的方法來進行缺陷的分類。
但目前現有的方法顯然沒有考慮不同劃傷強度的影響,因此對于不同的劃傷缺陷尚不能夠準確的提取。并且,由于玻璃原片上可能存在其他灰塵、污漬等,傳統的缺陷檢測技術(如:邊緣提取、對比度增強等)受這些噪聲的影響,也會導致劃傷缺陷檢測性能的急劇下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魯棒的玻璃劃傷缺陷檢測方法及其裝置,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無法準確提取玻璃圖像中的劃傷缺陷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魯棒的玻璃劃傷缺陷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1,對輸入的玻璃圖像進行窗口掃描,根據窗口內灰度分布的均衡性度量,得到候選缺陷窗口,根據劃傷特征對所述候選缺陷窗口進行分析,得到包含劃傷的劃傷窗口;
步驟2,對所述劃傷窗口進行合并,得到劃傷區域;
步驟3,對所述劃傷區域進行延展,得到完整的劃傷區域。
所述的魯棒的玻璃劃傷缺陷檢測方法,其中,
所述步驟1中,進一步包括:
用窗口內區域的灰度方差作為窗口內灰度分布的均衡性度量,以獲取所述候選缺陷窗口,灰度方差公式如下:
其中,
v是灰度方差,x是窗口W中像素對應的亮度值,是窗口內所有像素亮度的均值,TW是灰度方差的經驗閾值,若v>Tw,則認為窗口區域可能包含有缺陷,否則認為此窗口區域為背景區域。
所述的魯棒的玻璃劃傷缺陷檢測方法,其中,
所述步驟1中,得到所述劃傷窗口的步驟包括:
對所述候選缺陷窗口進行二值化操作,得到二值圖像,并從所述二值圖像中提取缺陷像素;
基于所述二值圖像,根據劃傷在小窗口內近似為直線的特征,對所述缺陷像素進行直線擬合,由擬合誤差判斷所述候選缺陷窗口是否包含劃傷線段,進而確定所述劃傷窗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圣戈班研發(上海)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圣戈班研發(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6662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