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改進結構的自粘性云母帶繞包線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10239417.5 | 申請日: | 2010-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946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秦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豪威富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7/04 | 分類號: | H01B7/04;H01B7/08;H01B17/62;H02K15/04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偉軍 |
| 地址: | 215512***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改進 結構 粘性 云母 帶繞包線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電機附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改進結構的自粘性云母帶繞包線。
背景技術
已有技術中的云母帶繞包線的結構大致有以下幾種:一是在諸如銅或銅包鋁的扁導體外繞包聚酰亞胺薄膜或者繞包聚酯薄膜,再在聚酰亞胺薄膜或聚酯薄膜外繞包云母帶。這種結構的云母帶繞包線由于不具有自粘性能,因而在使用時,不利于對線圈整形,給安裝使用造成難度;二是在銅或銅包鋁的扁導體外繞包聚酰亞胺薄膜、聚酯薄膜或者云母帶,然后再在外面繞包云母帶,繼而在云母帶外繞包單層或雙層玻璃絲,并浸漆,在線的表層加浸自粘漆,或者直接將云母帶繞包在扁導體外,在云母帶外加包兩層或單層玻璃絲,再浸漆,在表層加浸自粘漆。這種結構的云母帶繞包線能夠消除前一種結構的弊端,因為經(jīng)加包玻璃絲浸漆后能使其具備自粘性,然而浸漆不僅造成對環(huán)境的污染,而且造成所用原輔材料的增加,與目前全社會致力倡導的環(huán)保型、節(jié)約型和節(jié)能型經(jīng)濟的精神相悖。
關于具有自粘性云母帶繞包線,在中國專利文獻中已有見諸,如授權公告號CN201413678Y推薦了“自粘性雙玻璃絲包聚酰亞胺薄膜和云母帶繞包銅包鋁扁線”,其是在銅包鋁扁線外依次結合聚酰亞胺薄膜、云母帶、第一樹脂漆層、雙玻璃絲、第二絕緣樹脂漆層和自粘漆層;又如CN201413681Y提供了“自粘性單玻璃絲包聚酰亞胺薄膜和云母帶繞包銅扁線”,該專利與前一項專利的差異僅在于前者為銅包鋁扁線,而該專利為銅扁線;再如CN201413680Y公開了“自粘性雙玻璃絲包聚酰亞胺薄膜和云母帶繞包鋁扁線”,該專利與CN201413678Y的差異在于前者為銅包鋁扁線,而后者為鋁扁線。
上述三項專利存在結構層次復雜、在生產(chǎn)過程中有損環(huán)保和原材料耗用量并不合理的欠缺,因此本申請人認為有必要加以改進,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產(chǎn)生的。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有助于減少加工中的工藝環(huán)節(jié),有利于避免在加工過程中造成對環(huán)境影響和有益于節(jié)約原輔材料的使用并且具有良好的自粘性而藉以方便對線圈整形的改進結構的自粘性云母帶繞包線。
本發(fā)明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改進結構的自粘性云母帶繞包線,包括導體和結合在導體外的絕緣體,該絕緣體為繞包在所述導體外的第一云母帶、依次繞包在導體外的薄膜和第一云母帶、燒結或熱封結合在導體外的封裝層并且在封裝層外繞包的第一云母帶或者依次繞包在導體外的第二云母帶和第一云母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云母帶朝向外的一側表面結合有自粘層。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導體為扁平的銅導體、扁平的銅包鋁導線或扁平的鋁導體。
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導體的厚度為0.8-5.6mm,寬度為2-16mm。
在本發(fā)明的又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薄膜為聚酰亞胺薄膜或聚酯薄膜,并且薄膜的厚度為0.025-0.05mm。
在本發(fā)明的再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二云母帶為單面聚酯補強云母帶或雙面聚酯補強云母帶,并且厚度均為0.07-0.09mm。
在本發(fā)明的還有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封裝層為燒結結合在所述導體外的單面或雙面涂覆有氟46的復合薄膜繞包聚酰亞胺薄膜。
在本發(fā)明的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封裝層為熱封結合在所述導體外的單面或雙面涂覆有氟46的復合耐電暈聚酰亞胺薄膜。
在本發(fā)明的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云母帶的繞包方式為對縫繞包或重疊繞包,所述重疊繞包的疊包率為33-66%。
在本發(fā)明的又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一云母帶的厚度為0.07-0.09mm。
在本發(fā)明的又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自粘層為熱熔膠層。
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由于采用了在一側表面結合有自粘層的第一云母帶,因此具有理想的自粘性而有利于線圈的整形;由于在電磁線的生產(chǎn)過程中無需浸漆,從而可避免對環(huán)境造成影響以及可減少制作過程中的工藝步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結構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結構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結構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例結構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所得到的改進結構的自粘性云母帶繞包線制成的電機用的線圈的示意圖。
圖6為圖5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豪威富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江蘇豪威富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3941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