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學裝置及投影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21447.3 | 申請日: | 201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371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江川明;長谷要;高城邦彥;清水鐵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2F1/13 | 分類號: | G02F1/13;G03B2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 11247 | 代理人: | 陳海紅;周春燕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學 裝置 投影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具有光調制裝置的光學裝置及具備該光學裝置的投影機。
背景技術
以往以來,已知有具備根據圖像信息對從光源射出的光束進行調制的光調制裝置和對由光調制裝置所調制的光束進行放大投影的投影光學裝置的投影機。光調制裝置例如由在1對基板間密封封入有液晶的有源矩陣驅動方式的液晶面板構成,其由框架進行保持而構成為光學裝置。
液晶面板有可能由于由液晶層、各種布線及黑矩陣等吸收來自光源的光束而發熱、劣化。因此,提出了向光學裝置吹送空氣而對液晶面板進行冷卻的技術(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投影機具備光學裝置(液晶顯示元件)及向光學裝置吹送空氣的風扇,該光學裝置具有透射型的液晶面板和框架。框架以保持液晶面板的外周的方式構成,在其端部形成有傾斜部。而且,液晶面板構成為,通過從風扇供給、沿著傾斜部流動的空氣順暢地被引導至其表面而冷卻。
【專利文獻1】特開2002-107698號公報
可是,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技術,雖然說通過在框架上設置傾斜部,將空氣引導至液晶面板的表面,但是液晶面板的表面因為其外周被框架所覆蓋并且與框架的表面存在高低差,所以空氣不能被引導至其表面整體,從而液晶面板有可能不會被充分冷卻。此外,若為了使液晶面板充分冷卻而提高風扇的轉速,則噪音會增加,有可能對觀看從投影機投影的圖像光的觀看者造成不愉快感覺。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的至少一部分而提出的,其可以作為以下的方式或應用例而實現。
[應用例1]本應用例的光學裝置具備:光調制裝置,其具有元件基板及對置基板,并根據圖像信息對光束進行調制,所述元件基板具有像素電極及與前述像素電極連接的開關元件,所述對置基板與前述元件基板相對地配設;框架,其對前述光調制裝置進行保持;以及入射側防塵玻璃,其緊密附著地配置于前述對置基板的前述光束所入射的入射側端面;其中,前述入射側防塵玻璃其平面尺寸形成得比前述對置基板的平面尺寸大,并配置于前述框架的光路前級側。
根據該結構,因為入射側防塵玻璃緊密附著地配置于對置基板的入射側端面,所以能夠防止塵埃附著于入射側端面。此外,入射側防塵玻璃其平面尺寸形成得比對置基板的平面尺寸大,并配置于框架的光束入射的一側。也就是說,入射側防塵玻璃配置為,其外周端部從對置基板的外周端部突出,光束入射側的整面露出。由此,與入射側防塵玻璃52其平面尺寸形成為與對置基板的平面尺寸基本相等、配置于框架的內部的情況相比,露出于外部空氣的表面積構成得較大。因而,可以實現入射側防塵玻璃的有效的散熱,可以實現伴隨著所入射的光束而發熱的光調制裝置的有效的冷卻。從而,可以抑制光調制裝置的溫度升高,穩定地對所入射的光束進行調制。
[應用例2]在上述應用例的光學裝置中,優選:前述框架具備氣流調整部,所述氣流調整部與前述入射側防塵玻璃的端面相鄰,將從沿著前述入射側防塵玻璃的前述光束所入射的第1面的方向朝向該光學裝置供給的空氣引導至前述第1面。
根據該結構,從沿著第1面的方向朝向光學裝置供給的空氣,由于通過氣流調整部被引導至第1面,所以可抑制其被從對置基板突出的入射側防塵玻璃的外周端部所遮擋的情況,使其高效地在第1面上流通。由此,入射側防塵玻璃的散熱性有所提高,可以實現光調制裝置的進一步有效的冷卻。
[應用例3]在上述應用例的光學裝置中,優選:在前述框架與前述入射側防塵玻璃之間,設置有使沿著前述入射側防塵玻璃的前述光束所入射的第1面的方向的空氣進行流通的間隙。
根據該結構,因為在框架與入射側防塵玻璃之間設置有使沿著第1面的方向的空氣進行流通的間隙,所以能夠使空氣在形成該間隙的與第1面相反的一側的第2面及框架的與第2面相對的部位上流通。因此,能夠使入射側防塵玻璃從兩面散熱,并且可以使框架的散熱性有所提高,實現光調制裝置的進一步有效的冷卻。
[應用例4]在上述應用例的光學裝置中,優選:前述框架具有氣流調整部,所述氣流調整部與前述入射側防塵玻璃的第1端面相鄰,將從沿著前述入射側防塵玻璃的前述光束所入射的第1面的方向朝向該光學裝置供給的空氣引導至前述第1面,并且在前述入射側防塵玻璃的端部與前述框架之間,設置有使沿著前述第1面的方向的空氣進行流通的間隙,所述入射側防塵玻璃的端部包括與前述第1端面交叉的第2端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未經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2144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節能型植物有效成份提取濃縮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新型積木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