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綜合內窺鏡手術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14249.4 | 申請日: | 2010-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093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東;李兆申;張承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東;李兆申;張承 |
| 主分類號: | A61B17/94 | 分類號: | A61B17/94;A61B18/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勝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 地址: | 201315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綜合 內窺鏡 手術 平臺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內窺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經由人體自然腔道進入可實現方便靈活操縱多器械精準配合使用并能多角度、準確觀察的內窺鏡手術平臺。
【背景技術】
軟性內窺鏡被用來診斷和治療疾病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了。歷經纖維內窺鏡、電子內窺鏡、超聲內窺鏡等階段,目前廣泛使用于在人體消化道內疾病和膽、胰疾病的治療,并成為不可或缺的治療手段。但現有的軟性內窺鏡在治療時僅可以進行簡單操作動作的治療,只能單個器械操作或兩個器械有限的配合操作,其視角基本平行于器械,若調整器械的運動就會影響觀察視角,且還存在以下缺點:
現有軟性內窺鏡都是觀察方向和器械的軸線平行,基本上是平視器械對病灶部位的操作,在器械操作時視野沒有空間感,不能準確的判斷方位和距離。
所使用器械的各種姿態都是通過單手分別調整內窺鏡操縱部的大小旋鈕,使內窺鏡的鏡身向四個方向彎曲才能得以實現的,操控過程只能分別調整一個方向后再調整另外一個方向,過程比較繁瑣。
常用的軟性內窺鏡大多數為單器械孔道,只有一個孔道可以通器械,單孔道的軟性內窺鏡在手術時只能使用一個器械,就如同人只使用一只手在工作,單個器械很難或無法完成需要類似雙手配合才能完成的操作,單器械也缺少相應的配合,一些稍微復雜的動作需要分解成很多的步驟完成,像粘膜剝離這樣需要復雜動作的手術,如果使用單孔內窺鏡操作由于缺乏配合所以手術時間比較長,手術風險較高。
雙孔道軟性內窺鏡,雖然可以通入兩個器械,但雙孔道內窺鏡在使用時如同人伸直雙臂眼睛平視雙手進行操作,只能平視兩個器械對病灶的操作。因為兩個器械只能被操控做簡單的左右或上下等的單方向的簡單運動運動,所以配合程度有限。由于兩個器械不能非常靈活的被操控運動并能靈活準確的相互配合,就不能不能實現類似人的雙臂帶動兩只手,那樣自由、靈活、準確的相互配合操作快速、輕松的完成復雜的操作如縫合、剝離等操作。
也有醫生在使用兩條現有內窺鏡配合對病變部位進行治療,由于兩個內窺鏡需要占用更大的人體自然腔道的空間給病人帶來了更大的痛苦。兩條內窺鏡并行時,如果一個內窺鏡運動時勢必干擾另一個內窺鏡的姿態,對手術來說很不利。不僅如此,兩條內窺鏡需要至少兩名醫生同時各自操控各自的內窺鏡對同一病灶進行治療操作,這需要兩名操作醫生的配合默契程度很好。即使兩名醫生都是資歷很高的醫生也很難順利的完成手術。這種手術方法難度很大、不宜于推廣、基本不適用。
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對內窺鏡的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如ESD和NOTES手術需要準確的方位判斷、精確的距離感和多器械靈活操控并能精準的相互配合完成手術中的各種復雜、精密的操作。現有的普通內窺鏡幾乎無法實現。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本發明結合人體仿生學,根據人的眼睛在上方觀察雙臂帶動雙手的配合的仿生學原理,提供一種能多角度、準確觀察的并能方便、靈活操縱多個器械的內窺鏡手術平臺。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綜合內窺鏡手術平臺,主要包括插入部、控制部和外套管。
所述插入部包括先端部和鏡身主體,先端部和鏡身主體可設有分支結構、孔道和槽結構。
所述插入部為細長的管狀結構,可在其前端或外側任意處設有分支結構或開有孔道、槽結構,用于通出現有普通內窺鏡或器械做任意運動,并能夠與可相互配合的器械或執行器同時聯合配合靈活操作,實現類似人手臂帶動雙手靈活配合操作的效果。
所述插入部設有可被單獨操作的觀察結構,該結構上設有照明窗和觀察窗用于照亮和觀察病灶區域。觀察結構可為分支結構或使用現有普通軟性內窺鏡伸出內窺鏡操作平臺來代替,分支結構或現有軟性內窺鏡可以任意彎曲調整觀察角度,實現類似人眼睛的觀察雙手操作的視覺效果。分支結構和現有內窺鏡可以相對于器械或具有執行功能的執行器獨立運動,并保持其姿態不受器械或執行器所干擾。
所述的分支結構、孔道、槽結構可以用于伸出現有內窺鏡和器械或者集成手術中所能用到的各種器械。例如:
分支結構本身集成觀察窗和沖洗管、光纖等具有觀察功能的分支結構形成觀察分支結構;
集成有鉗子、鉤子、電刀、注射針、圈套、網籃等器械功能的執行器的分支結構成為類臂器分支結構;
可通出各種手術中能用到的器械如注射用的針類器械,縫合用的針和線,高頻切割用的IT刀、TT刀、針狀刀、圈套器,網取組織用的網籃,止血用夾子,抓取、夾持用的鉗子等器械的蛇形管分支結構;
以及類臂器分支結構形式和蛇形管分支結構形式結合的結合分支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東;李兆申;張承,未經王東;李兆申;張承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1424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采用液壓控制的調心夾緊裝置
- 下一篇:一種鐵合金水淬粒化設備及其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