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非可溶性膳食纖維的制備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99896.2 | 申請日: | 2010-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736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14 |
| 發明(設計)人: | 古正;陸煥勇;彭希;喬云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諾申食品貿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1/28 | 分類號: | A23L1/28;A23L1/3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勝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 地址: | 200065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溶性 膳食 纖維 制備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添加劑生產領域,更具體地講,涉及一種非可溶性膳食纖維的制備。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都專注于可溶性膳食纖維的提取,而非可溶性膳食纖維的生產尚未見報道。非可溶性纖維包括纖維素、木質素和部分半纖維素,來自食物中的小麥糠、玉米糠、芹菜、果皮和根莖蔬菜。非可溶性纖維可降低患腸癌的風險,同時能夠吸收食物中的有毒物質,預防便秘并弱化消化道中細菌排出的毒素。膳食纖維為第七營養素,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大量低成本的非可溶性膳食纖維添加在食品中,滿足不同食品性能要求,使食品的產品特征更佳。
國內尚沒有非可溶性膳食纖維的工業生產,德國JRS,美國internat?fibre擁有生產非可溶性膳食纖維技術并進行大規模生產,但他們的技術生產的非可溶性膳食纖維工藝復雜、成本高。目前也有報導非可溶性膳食纖維制備方法,主要采用酸解木質素,雙氧水漂白等工藝。對除木質素和有色物方面,單獨使用雙氧水沒能達到深度去除木質素以及色度的目的,表現在麥草類非可溶性膳食纖維的白度徘徊在70-75°之間,木質素的殘余量會影響非可溶性膳食纖維的保水性能,低白度將會影響到消費者感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利用植物原料提取纖維素以及半纖維素,制備白度達到80°以上的非可溶性膳食纖維的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非可溶性膳食纖維的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選取植物原料;
(2)提純:將步驟(1)獲得的原料、食品級純堿和水放入高溫高壓反應器中反應得到漿料,所述食品級純堿是指濃度達到380-410g/L的純堿;
(3)脫氧木質素:將步驟(2)獲得的漿料在氧反應器中反應,反應條件如下:
反應時間????????40-70min
漿料濃度????????7-12%
漿料溫度????????85-105℃
反應器內壓力????250-600KPa
漿料PH值????????10-12
使用的化學品、化學品濃度:
氧氣壓力????????0.85-1.5Mpa
低壓蒸氣????????0.350.45MPa
低壓蒸氣溫度????150-200℃
氧氣純度????????≥93%
氧氣壓力????????0.85-1.5Mpa
氫氧化鈉溶液????≤400g/L
化學品用量:
氧氣????????????15-40kg/aPmt
氫氧化鈉????????10-30kg/aPmt
(4)漂白:步驟(3)處理后的漿料經過下述三個階段漂白得到純度達97%、白度80°之上的非可溶性膳食纖維:
A段:用雙氧水進行漂白
B段:氧氣作用下,用堿抽提
C段:用雙氧水進行漂白
使用的化學品以及蒸汽條件:
雙氧水溶液濃度??30g/l(雙氧水)
氧氣(純度)??????≥93%
氧氣壓力????????0.85-1.5Mpa
低壓蒸氣????????0.35-0.45MPa
低壓蒸氣溫度????150-200℃
所述A段的反應條件:
反應時間????????50-80min
漿料濃度????????8-12%
漿料溫度????????45-70℃
漿料PH值????????2.5-4.5
雙氧水與漿料按以上條件在A反應器進行反應,所述A反應器為裝有混合裝置的密閉容器;
所述B段的反應條件:
反應時間????????100-140min
漿料濃度????????8-12%
漿料溫度????????65-80℃
漿料PH值????????11.0-13.0
雙氧水與漿料按以上條件在B反應器進行反應,所述B反應器為裝有混合裝置的密閉容器;
所述C段的反應條件:
反應時間????????120-175min
漿料濃度????????8-12%
漿料溫度????????60-75℃
漿料PH值????????3.5-5.5
雙氧水與漿料按以上條件在C反應器中反應,所述C反應器為裝有混合裝置的密閉容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諾申食品貿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諾申食品貿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9989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甘栗仁恒定口感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種太陽能坡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