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紅豆杉果酒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97673.2 | 申請日: | 2010-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758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03 |
| 發明(設計)人: | 楊波;包品聲;鄔德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波 |
| 主分類號: | C12G3/02 | 分類號: | C12G3/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周涌賀 |
| 地址: | 323300 浙江省麗***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豆杉 果酒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果酒及其制備方法,尤其是一種紅豆杉果酒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紅豆杉入藥歷史久遠,在我國的《本草綱目》、《中藥大辭典》、《東北藥植志》、《吉林中草藥》、《本草推陳》等醫藥書籍中有記載。入藥可利尿、通經。對防治腫瘤、癌癥、白血病、糖尿病有特殊的功效。
目前利用紅豆杉枝葉、根、皮在白酒內浸泡,制成的紅豆杉酒已經很多。但是,通過白酒浸泡的方式只能將枝葉、根、皮中的脂溶性紫杉堿類和部分水溶性物質溶入酒中。紅豆杉枝葉、根、皮中含有紫杉素(taxinine)A、H、K、L,尖葉土杉甾醇(ponasterol)A,脫皮甾酮(ecdysterone),金松雙黃酮(soi-adopitysin),紫杉堿、紫杉醇、羅漢松甾酮等。這些化學成份有很好的防癌抗癌的藥理作用,但是毒性較大,直接利用紅豆杉枝葉、皮、根、泡酒后被溶入乙醇中,再被飲用是不恰當并對人體會產生危害作用。2002年,衛生部禁止將紅豆杉作為保健品和食品原料,使用枝葉、根、皮入藥。實踐證明,飲用該酒后引起中毒反應,普遍產生明顯的昏昏欲睡,全身疲勞。中毒表現主要為頭昏、瞳孔放大、惡心、嘔吐、彌散腹痛、肌無力等,嚴重者出現心動緩慢,心臟驟停或死亡。因此,不能亂服用。
另外,中國專利申請96113169.1所公開的一種紅豆杉珍果酒,是將紅豆杉果實直接浸泡在白酒中制得的。這種方式,也只能將紅豆杉果實中的部分水溶性或部分醇溶性物質溶入酒中,而不能充分利用果實中的其它營養成分。同時,這種方式制成的白酒酒精含量也高,不適宜作為保健用酒使用。中國專利申請200410054388.X所公開的一種紅豆杉果酒及其制作工藝,其配方采用的是紅豆杉果實,果實中還有種子,加工后味苦,影響成酒的口味。另外由于工藝不一樣,酒中所含成份也不一樣,它的工藝要經蒸制,其揮發性成份如紅花油等可提取出來,但其它許多不揮發的有效成份丟失,同時由于蒸制時溫度高,有些成份如10一DAB,紅杉醇等成份遇高溫而破壞。因此其工藝不合理。另外,其工藝是將糯米、紅豆杉果實、橡子果實蒸熟沖打成糕,破碎,再拌入紅花進行蒸制,再加入酒曲后又打成糕,再進行發酵,取酒釀經蒸餾制得成酒,并加入香料。該工藝復雜,流程很長。紅豆杉果實蒸制多遍后再拿去發酵,紅豆杉果實中的很多營養成份已經降價破壞流失。另外,該酒實際是一種蒸餾白酒,主要成份是乙醇,酒中含有的紅豆杉果實中的營養成份極少,不能充分利用紅豆杉果實中的營養成份。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沒有毒性,又能將紅豆杉果肉中對人體有益的成份充分地保留,使紅豆杉果肉中的全部水溶性物質、脂溶性物質和特別多糖類營養成份都充分溶入到酒中,充分發揮紅豆杉果肉作用,并通過發酵產生雜多糖達到營養保健的功能齊全的紅豆杉果酒及其制備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種紅豆杉果酒,其組份包括水、糯米、紅曲,組份中還包括紅豆杉果肉,各組份的重量配比如下:
糯米??????????90份~110份,
紅曲??????????10份~15份,
紅豆杉果肉????2份~15份,
水????????????90份~110份。
上述配方中,紅曲的天然洛伐他汀含量較高,糯米為生態農業綠色糧食,紅豆杉果實采摘自經檢測含有效成份較高的紅豆杉樹種,水為優質泉水。這幾種原料配比發酵,可以達到我們確定的提高機體免疫力保健的目的,這種配方和工藝生產的酒沒有任何副作用。
這種上述紅豆杉果酒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取上述重量配比份量的糯米置于器內,加水高出糯米層面90毫米~110毫米,浸泡10小時后撈出,置蒸籠內蒸熟,置于潔凈處自然冷卻備用;
2)在發酵桶或缸內加入上述重量配比份量的水,然后加入上述重量配比份量的紅曲、紅豆杉果肉以及熟糯米,攪拌均勻,發酵13天~15天,再繼續密封發酵3個月;
3)取發酵酒液過濾,即得成品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波,未經楊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9767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水解3-羥基丁腈的微生物菌株
- 下一篇:藍寶石紅外窗口清洗劑及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