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貼膜用粘合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92010.1 | 申請日: | 2010-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642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崗;沈峰;鄧煜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高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J133/08 | 分類號: | C09J13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凱特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鄭立明;田治 |
| 地址: | 102502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貼膜用 粘合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粘合劑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高強度的溶劑型汽車貼膜用粘合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伴隨國內汽車市場的繁榮,汽車貼膜行業逐漸形成規模,國內上千家貼膜用粘合劑供應商,由于技術上的缺陷,始終無法進入高端市場。目前,高性能、溶劑型汽車貼膜專用粘合劑技術主要被羅門哈斯、3M等跨國巨頭壟斷,韓國、日本等國家的技術在逐漸輸入國內,但在終端使用時的粘合劑性能上仍無法與上述跨國巨頭相抗衡。
目前市場大部分粘合劑產品的缺陷在于:以丙烯酸體系為主體無法滿足高持粘、高剝離強度與高透明度、耐候、耐熱性的綜合平衡。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汽車貼膜用粘合劑及其制備方法,該粘合劑具有粘合強度高,透明度、耐候及耐熱性能好的優點。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汽車貼膜用粘合劑,該粘合劑由下述按質量百分比計的各組分組成:
丙烯酸酯類軟單體????????????25~45%
硬單體??????????????????????5~10%
丙烯酸酯功能單體????????????3~10%
溶劑型自由基引發劑??????????0.1~2.0%
有機溶劑????????????????????40~50%
硫醇類鏈轉移劑??????????????0.05~0.5%
硅烷偶聯劑??????????????????0.5~5%;
將上述各組分中的丙烯酸酯類軟單體、硬單體、丙烯酸系功能單體、占總質量2/3的溶劑型自由基引發劑、硫醇類鏈轉移劑混合均勻形成單體混合物,將占所述單體混合物總質量的2/3~3/4單體混合物與1/2的有機溶劑混合形成反應體系,將反應體系升溫至76~78℃,反應1~2h,將剩余的單體混合物在2~5小時內滴加入所述的反應體系,滴加完成后,將剩余的溶劑型自由基引發劑與剩余的有機溶劑加入所述的反應體系,升溫至82~83℃,保溫2~3小時,降溫至40~50℃,加入硅烷偶聯劑,出料即得到該汽車貼膜用粘合劑。
所述丙烯酸酯類軟單體采用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中任意兩種的混合物。
所述硬單體采用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中的任一種。
所述丙烯酸酯功能單體采用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羥乙酯、甲基丙烯酸羥乙酯、丙烯酸羥丙酯、甲基丙烯酸羥丙酯、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中任一種或任意幾種。
所述溶劑型自由基引發劑采用過氧化苯甲酰、偶氮二異丁腈中的任一種或兩種的混合。
所述有機溶劑采用乙酸乙酯與甲苯、二甲苯中的任一種。
所述硫醇類鏈轉移劑采用十二烷基硫醇。
所述硅烷類偶聯劑采用氨基硅烷偶聯劑。
所述氨基硅烷偶聯劑采用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中的任一種。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汽車貼膜用粘合劑的制備方法,包括:
按上述權利要求1的汽車貼膜用粘合劑的配方取各組分;
將其中的丙烯酸酯類軟單體、硬單體、丙烯酸系功能單體、占溶劑型自由基引發劑總質量2/3的溶劑型自由基引發劑、硫醇類鏈轉移劑混合均勻形成單體混合液,將占所述單體混合液總質量2/3~3/4的單體混合液與占有機溶劑總質量1/2的有機溶劑混合形成反應體系,將反應體系升溫至76~78℃,反應1~2小時,將剩余的單體混合物在2~5小時內滴加入所述的反應體系,滴加完成后,將剩余的溶劑型自由基引發劑與剩余的有機溶劑加入所述的反應體系,升溫至82~83℃,保溫2~3小時,降溫至40~50℃,加入硅烷偶聯劑,出料即得到該汽車貼膜用粘合劑。
從上述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可以看出,本發明實施例的粘合劑中,由于在選擇軟單體、硬單體、功能單體和硅烷偶聯劑時,選擇折光系數相近的的單體進行聚合,從而保證了制得的粘合劑最終成膜的透明度;并且,通過聚合工藝調整提升了制得粘合劑的分子量,使最終粘合劑的分子量達到650000~800000,比目前市場該類平均分子量在200000~500000之間的粘合劑大幅提高,且該粘合劑分散系數小,保證了成膜的致密性,既提高了透明度,又提高了其隔熱性能。摒除了聚合物中雙鍵或苯環的存在,提高粘合劑體系的耐候、耐黃變性能。從而使得該粘合劑具透明度高、致密性好、隔熱性好、耐候性好及耐黃變等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高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高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9201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C09J 黏合劑;一般非機械方面的黏合方法;其他類目不包括的黏合方法;黏合劑材料的應用
C09J133-00 基于有1個或多個不飽和脂族基化合物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黏合劑,其中每個不飽和脂族基只有1個碳-碳雙鍵,并且至少有1個是僅以1個羧基或其鹽、酐、酯、酰胺、酰亞胺或腈為終端;基于此類聚合物的衍生物的黏合劑
C09J133-02 .酸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其金屬鹽或銨鹽
C09J133-04 .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J133-18 .腈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J133-24 .酰胺或酰亞胺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J133-26 ..丙烯酰胺或甲基丙烯酰胺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