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固化磷酸鈣微球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88511.2 | 申請日: | 2010-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501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06 |
| 發明(設計)人: | 葉建東;李江波;李繼彥;王迎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L27/50 | 分類號: | A61L27/50;A61L27/12;A61L27/54;A61K6/033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暉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固化 磷酸鈣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自固化磷酸鈣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
(1)將明膠和去離子水混合,于39~60℃、攪拌,直至明膠完全溶解,得到明膠溶液;
(2)將多糖膠和去離子水混合,于39~80℃、攪拌,直至多糖膠完全溶解,得到多糖膠溶液;
(3)將步驟(1)得到的明膠溶液和步驟(2)得到的多糖膠溶液混合,得到明膠/多糖膠溶液,其中明膠和多糖膠的濃度分別為質量體積比2~10%和質量體積比0.1~5%;
(4)將步驟(3)得到的明膠/多糖膠溶液與磷酸鈣骨水泥按液固比1.5~3.0mL/g充分調和、攪拌,制得呈粘稠狀的自固化磷酸鈣漿體,再以100~500r/min的攪拌速度將自固化磷酸鈣漿體攪拌分散到-15~10℃的大豆油中,攪拌10~90min后,濾除大豆油,并用丙酮和酒精反復洗滌微球,得到濕微球;將濕微球置于25~70℃、相對濕度為95%~100%的環境中養護水化2~7d,干燥,得到自固化磷酸鈣微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糖膠為變性淀粉、魔芋膠、黃原膠、槐豆膠、瓜爾豆膠或可溶性殼聚糖中的至少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變性淀粉為氧化淀粉、羧甲基淀粉、羥丙基淀粉、磷酸酯淀粉或醋酸酯淀粉中的至少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酸鈣骨水泥為“磷酸四鈣-磷酸氫鈣”系統骨水泥、“磷酸二氫鈣-α-磷酸三鈣-碳酸鈣”系統骨水泥、“磷酸四鈣-α-磷酸三鈣”系統骨水泥、“磷酸四鈣-β-磷酸三鈣-磷酸二氫鈣”系統骨水泥、“無定形磷酸鈣-磷酸氫鈣”系統骨水泥或“磷酸氫鈣-α-磷酸三鈣-碳酸鈣”系統骨水泥中的任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1)中所述的明膠和去離子水按4~20g/100mL混合;
步驟(2)中所述的多糖膠和去離子水按0.2~10g/100mL混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所述洗滌的次數為至少三次。
7.一種自固化磷酸鈣微球,由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得到。
8.權利要求7所述自固化磷酸鈣微球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固化磷酸鈣微球作為骨缺損或骨組織感染區的填充修復材料;作為牙槽骨缺損填充修復材料及牙槽嵴增高材料、增寬材料;以及作為藥物載體材料。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固化磷酸鈣微球作為醫用骨缺損填充材料,應用方法為:
(1)對于無明顯出血的骨缺損部位,根據缺損大小,選擇適當粒徑的自固化磷酸鈣微球直接填滿骨缺損處,然后縫合或用磷酸鈣骨水泥封閉表面后縫合;
(2)對于有明顯出血的骨缺損部位,先進行適當止血,然后將自固化磷酸鈣微球與無毒、降解性良好的高分子粘結劑調制成注射性較好的糊狀物,再填充至骨缺損部位或通過無針頭直通管狀注射器推注至骨缺損部位,最后進行縫合處理;
(3)在微球制備的調和漿體過程中根據需要直接加入藥物或生長因子成球,組成藥物或生長因子釋放系統;或者成球后通過液相吸附的形式載藥,同時實現骨缺損填充和藥物控制釋放治療的雙重功效。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粘結劑為纖維蛋白膠、黃原膠或槐豆膠中的任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8851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