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散熱裝置及其制造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84802.4 | 申請日: | 2010-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564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23 |
| 發明(設計)人: | 林國勝;孫立旻;鄭清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B23P15/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專利事務所 11265 | 代理人: | 葉樹明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北縣***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散熱 裝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散熱裝置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可節省制造成本及降低熱阻的散熱裝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熱管是為目前一種大量使用于電子設備及電子組件上的熱傳導組件,一般而言,熱管內部裝填有流動性良好、汽化熱高、沸點較低且化學性質穩定的熱傳導介質,例如水、乙醇與丙酮等,且熱管的內壁面通常形成有多數呈毛刺狀凸起的毛細結構。
在實際使用時,熱管的其中一端是做為蒸發段而與一個裝設于一個電子組件上的熱管座連接,而熱管的另一端則是做為冷凝段,可供多數的散熱鰭片裝設,因此,當熱管的蒸發段受熱時,在熱管蒸發段內的熱傳導介質即會汽化并吸收大量汽化熱,使熱管座的溫度降低,而后當該熱傳導介質以汽態擴散至熱管冷凝段時,該熱傳導介質即可貼附于該等毛細結構上并冷凝成液態而朝熱管蒸發段回流,同時并借由該等散熱鰭片將大量液化熱散發出去。
請參閱第1圖,是為現有技術散熱裝置的立體分解圖,所述散熱裝置3是由一具復述鰭片組成的散熱器31及一個基座32及至少一個熱管33所組成,所述散熱器31具有一個受熱部311及一個散熱部312,該受熱部311是與該基座32貼設,所述熱管33一端穿設于該受熱部311及該基座32之間,并該熱管33另一端穿設于該散熱部312,該散熱裝置3通過該基座32與一熱源4接觸并吸附熱源4所產生的熱量,所述熱量是由該基座32傳導至散熱器31及熱管33,并藉由熱管33傳導至散熱器31的散熱部312加速散熱效能。
然而現有技術散熱裝置3的基座32其用途:一是為固定結合該散熱器31,并將熱量直接傳導至散熱器31鰭片的散熱部312向外散熱;二是因該熱管33為一個呈圓柱狀的管體無法直接與熱源4接觸,故需設置基座32并于該基座32一側開設至少一凹槽321供該熱管33對應容置并與該散熱器31組合,其后再通過該基座32與熱源4接觸吸附并傳導熱量給該散熱器31及熱管33。
當散熱組件與散熱組件組合時因會有間隙,故將會產生熱阻現象的發生,因此可以藉由焊料焊接接合予以降低,但過多散熱組件組合相對其散熱效率較差,并且當通過多組散熱組件結合共同傳導熱量,散熱組件彼此間需透過組裝程序則將耗費較長工時,進而造成成本提高。
再者,基座與散熱器組合將令散熱裝置本身體積增加,并且較為笨重搬運及移動實為不便,并且因體積較大需用于散熱空間受限之處則無法使用;故現有技術具有下列缺點:
1.成本較高;
2.耗費組裝工時;
3.散熱空間較小處不適用;
4.熱傳及散熱效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降低熱阻的散熱結構及其制造方法。
本發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節省生產成本的散熱結構及其制造方法。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組裝簡單的散熱結構及其制造方法。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散熱結構,包含:一個散熱器及至少一個熱管,所述散熱器具有一個散熱部及一個吸熱部,所述吸熱部具有一個端面,所述端面凹設有至少一個凹槽,所述凹槽具有一個開口及一個封閉側;所述熱管具有一個吸熱端及一個散熱端,所述吸熱端具有一個吸熱面及一個導熱面,所述吸熱面緊鄰該導熱面,所述熱管的吸熱端對應嵌設于該凹槽內,所述導熱面對應貼合該封閉側,所述吸熱面切齊該端面,所述熱管的散熱端設于所述散熱器的散熱部,通過所述熱管的吸熱端將熱量傳導散熱端,并由所述散熱端將熱量傳導至該散熱部進行散熱。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散熱結構的制造方法,通過將所述熱管至少一側制成平面,并于所述等散熱鰭片一側凹設至少一個凹槽,其后所述等散熱鰭片可先相互堆疊形成一個散熱器,再由該熱管對應穿該散熱器的凹孔形成一個散熱裝置,或所述等散熱鰭片逐一穿套于所述熱管構形成一個散熱裝置,藉以減少熱阻降低成本并達到絕佳的散熱效果;故本發明具有下列優點:
1.降低生產成本;
2.減少熱阻發生;
3.組裝迅速及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散熱裝置的立體分解圖;
圖2為本發明的散熱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發明的散熱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立體組合圖;
圖4為本發明的散熱裝置的第一實施例正視圖;
圖5為本發明的散熱裝置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實施例流程圖;
圖6為本發明的散熱裝置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實施例流程圖;
圖7為本發明的散熱裝置的制造方法的第三實施例流程圖;
圖8為本發明的散熱裝置的制造方法的第四實施例流程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8480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