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泥鰍掛面的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81460.0 | 申請日: | 2010-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974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01 |
| 發明(設計)人: | 蘭時樂;戴小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L1/16 | 分類號: | A23L1/16;A23L1/29;A21D2/34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為 |
| 地址: | 410128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泥鰍 掛面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品加工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泥鰍掛面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泥鰍,又名“鰍魚”。泥鰍不但肉質鮮美,而且營養豐富,民間有“天上斑鳩,河里泥鰍”的美諺。泥鰍脂肪成分較低,膽固醇更少,既是美味佳肴,又是益壽藥品,被人們譽為″水中人參″。據測定,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質18.4-22.6克,脂肪2.9克,碳水化合物1.7克,灰分1.8克,維生素A14微克,硫胺素0.10毫克,核黃素0.33毫克,尼克酸6.2毫克,維生素E0.79毫克,鉀282毫克,鈉74.8毫克,鈣459毫克,鐵3毫克,鋅2.76毫克,磷243毫克,硒35.30微克。其中維生素B1的含量比鯽魚、黃魚、蝦類高,維生素A、C也較其他魚類高。現代研究發現,泥鰍所含脂肪中有類似二十碳五烯酸的不飽和脂肪酸,其抗氧能力強,有助于人體抗衰老。泥鰍身上的滑粘液,臨床應用中稱其為“泥鰍滑液”,具有特殊的藥用價值,用來治療小便不通、瘡癤癰腫等癥;泥鰍含有可以強精的西河洛克蛋白質,經常食用具有強腎壯陽的功效;藥理發現,泥鰍還具有降低轉氨酶,防治肝炎有一定療效。
就目前而言,國內對泥鰍的食用尚停留在以鮮食為主的階段,深加工利用尚未廣泛開展。如中國申請號95108392.9、98114475.6、00114614.9、00110669.4、20081002626.3、200810184811.6和200810149582.4等均為泥鰍功能食品或食品添加劑的制作,但以泥鰍蛋白酶解液和面粉為主要原材料,制作成掛面和該產品的制作方法至今尚未見報道。
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已進入了追求膳食營養和增強人體健康的消費理念。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面條一般用傳統的面粉生產,以補充人體所需能量和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為特征,滿足不了人們對膳食的多營養、多風味和提高人體機能的需要,因此,期待不斷地研制開發出既能滿足人體正常生理運動時所需營養,又能強身健體的新的面條食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面條中不可全面補充營養、增加能量的不足,提供一種營養成分合理,可長期食用,能提高人體機能,可預防疾病的泥鰍掛面的制作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泥鰍掛面的制作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取鮮泥鰍肉搗成泥狀,加入為鮮泥鰍肉重量3-4倍的自來水,并加入為鮮泥鰍肉重量1.5-1.8%的中性蛋白酶和2-2.5%的風味酶,調節pH6.5-7.5,在45-50℃水解3-4h,過濾,取濾液制得泥鰍蛋白酶解液,備用;
b、將新鮮生姜洗凈,去皮,榨汁,姜汁備用;
c、按重量百分比取面粉95-97%、淀粉1-2%、及碘鹽0.5-1.0%混合,加入為面粉、淀粉及碘鹽的重量的6.5-8.0%的b步驟中的姜汁、40-50%的水、和a步驟中的泥鰍蛋白酶解液,泥鰍蛋白酶解液的加入量為1kg的面粉、淀粉及碘鹽加0.05-0.06L的泥鰍蛋白酶解液,攪拌5-8分鐘,壓制成濕掛面,干燥,切割,包裝即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是:在傳統面條中加入泥鰍蛋白酶解液,不但營養豐富,美味可口,食用方便,而且避免了泥鰍本身固有的泥腥味和骨刺,長期食用,還能防治血管硬化,提高身體免疫機能,并對肝炎、貧血、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具有輔助治療作用,是一種新的面條食品。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取鮮泥鰍肉2kg搗成泥狀,加入為鮮泥鰍肉重量4倍的自來水,并加入0.03kg的中性蛋白酶和0.05kg的風味酶,調節pH7.0,在50℃水解3h,過濾,取濾液制得泥鰍蛋白酶解液;將新鮮生姜洗凈,去皮,榨汁,姜汁備用;稱取95kg面粉、2kg淀粉、及1kg碘鹽混合,加入6.4kg姜汁、49kg水、和4.9L泥鰍蛋白酶解液,攪拌5分鐘,壓制成濕掛面,干燥,切割,包裝即可,其中,壓制成濕掛面,干燥,切割,及包裝皆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農業大學,未經湖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8146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