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稻紋枯病生防菌枯草芽孢桿菌WJ-1及菌劑與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75797.0 | 申請日: | 2010-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578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13 |
| 發明(設計)人: | 謝甲濤;游景茂;姜道宏;付艷蘋;程家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A01N63/02;A01P3/00;C12R1/125 |
| 代理公司: | 武漢宇晨專利事務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鋒 |
| 地址: | 43007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稻 紋枯病生防菌 枯草 芽孢 桿菌 wj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水稻紋枯病生物防治的細菌的分離鑒定、含有該菌的菌劑或其發酵產物及對水稻紋枯病的防治。
背景技術
水稻紋枯病在世界各稻區均有發生,在我國主要在華南和長江流域的稻區重發生較為嚴重,二十世紀80年代在水稻種植區大面積暴發,發展成為我國水稻上的一種主要病害;二十世紀90年代以后,該病的發生為害更為猖撅,南方稻區的發病面積比例普遍超過50%以上,成為我國水稻生產的主要障礙,發病面積以及危害損失居水稻病害首位(廖皓年等,1997;孟慶忠等,2001)。根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統計,2005年水稻紋枯病發生面積達2.48億畝,稻米產量損失達到109萬噸,占我國主要農作物由于病害而損失量的7.6%。
水稻紋枯病由半知菌亞門、絲孢綱、無孢目、絲核菌屬的茄絲核菌(Rhizoctonia?solaniKühn)引致,是一種頑固的土傳病害。由于缺乏抗水稻紋枯菌的抗病品種,目前應用化學殺菌劑仍然是防治水稻紋枯病的有效手段。井岡霉素和艾米是農業生產上的主要農藥品種,井岡霉素對環境污染較小,但是由于近30多年的持續使用,在田間已經發現了抗井岡霉素的野生菌株(胡秀榮等,2006;許文耀等,2007),艾米的大量施用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同時也加大了紋枯菌抗藥突變的幾率。因此尋找新的、安全有效的措施來防治水稻紋枯病十分必要。
利用生防菌防治植物病害在國內外均有相關報道,迄今美國已經有四種枯草芽孢桿菌的生防制劑拿到了生產許可證;日本東京技術研究所的Bacillus?subtilis?RB14和NB22對茄科植物的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經檢索,申請者在現有的專利和非專利文獻中檢索到一些關于枯草芽孢桿菌的文獻報道和專利。例如專利申請號為03121110.0公開了“一種防治果蔬采后軟腐病的生物防治拮抗菌(BAY-1)及技術使用方法”,利用枯草芽孢桿菌H728防治番茄灰霉病。專利申請號為98124889.6公開了“一種枯草芽孢桿菌菌株、制法、制劑及應用”,利用源于蘋果果實表面的枯草芽孢桿菌XM16,防治蘋果霉心病和枝干病害。專利申請號為200610200365.4公開了“一株枯草芽孢桿菌菌株及其應用”,利用枯草芽孢桿菌M22BH3進行桃炭疽病菌、梨黑斑病菌、蘋果褐腐病菌等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防治。申請號為200410022543公開了一種利用枯草芽孢桿菌Xi-55菌株防治稻瘟病。在所有已申請的專利文獻中均沒有涉及本發明主題的專利文獻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分離篩選一株對水稻紋枯病菌(Rhizoctonia?solani)引起的水稻紋枯病具有顯著生物防治效果的細菌菌株;將其制備為生防菌劑,用來防治大田水稻紋枯病。以此消弱化學藥劑對環境的破壞以及人類身體健康的影響,同時延緩水稻紋枯菌抗藥性菌株的出現,以實現農業、人類和環境的和諧、可持續發展。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發明從湖北省武漢市武昌獅子山地區華中農業大學校園的菜園土中分離篩選獲得一株適用于水稻紋枯病防治的生防細菌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subtilis)WJ-1,該菌株于2010年3月30日送交湖北省武漢市武漢大學內的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英文簡稱CCTCC),其保藏編號為CCTCC?NO:M2010069。
申請人利用發酵方法制備了一種對水稻紋枯病具有防治作用的微生物菌劑,其步驟如下:
(1)先將保藏號為CCTCC?NO:M2010069的枯草芽孢桿菌WJ-1的菌株在PDA平板上于33℃活化1d,再將單菌落接種到含有200ml?PDB的三角瓶中,于180r/min下,33℃振蕩培養48h,得到濃度為1.5×1010cfu/ml的枯草芽孢桿菌WJ-1的發酵菌液A;
(2)將所述的發酵菌液A于4℃,6,000r/min下離心20min,取離心后的上清液,用孔徑為0.22μm的細菌過濾器過濾所述的上清液,得到不含枯草芽孢桿菌WJ-1的發酵液B,將獲得的沉淀菌體備用;
(3)將沉淀菌體用無菌水洗滌3次,再用無菌水懸浮,使枯草芽孢桿菌WJ-1的濃度達到1.5×1010cfu/ml,得菌液C;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農業大學,未經華中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7579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