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平動式通海艙艙口蓋啟閉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47473.6 | 申請日: | 2010-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979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趙俊海;高波;馬偉峰;劉濤;侯德永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63G8/00 | 分類號: | B63G8/00 |
| 代理公司: | 無錫華源專利事務所 32228 | 代理人: | 聶漢欽 |
| 地址: | 214082***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平動 通海 艙口 啟閉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深海空間站裝置,尤其涉及深海空間站的通海艙。?
背景技術
通海艙是水下微型ROV(遙控機器人)進出深海空間站的一個安全工作通道,而通海艙艙口蓋啟閉機構則是微型ROV進行布放與回收的關鍵部件。現有的通海艙采用翻轉式或滑移式艙口蓋啟閉機構:翻轉式艙口蓋啟閉機構采用二個對開的艙口蓋分別向外翻轉的工作方式來打開(關閉)艙口,其主要缺點是艙口蓋啟閉機構在向外翻轉過程中占用艙外空間大,給微型ROV在水下進行布放和回收過程中遙控光纖細纜的收放帶來潛在的危險,容易纏繞纜繩。而且艙口蓋在向外翻轉過程中,迎水面積大,這樣產生的阻力大,能源消耗大;滑移式艙口蓋啟閉機構是利用在深海空間站外表面上設置滑行軌道進行滑移運動的工作方式來打開(關閉)艙口蓋,其缺點是要在通海艙外部設置滑行軌道,破壞了整個深海空間站外表面的線型。?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通海艙艙口啟閉機構存在的上述問題進行研究和改進,提供一種占用艙外空間小、能耗低且不影響深海空間站外表面線型的平動式通海艙艙口蓋啟閉機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平動式通海艙艙口蓋啟閉機構,包括左右兩扇艙口蓋,兩扇艙口蓋分別連接有支架,搖臂的第一端通過第一鉸接機構與所述支架連接,搖臂的第二端通過連接件與擺動式液壓馬達的輸出軸連接;拉桿的一端通過第二鉸接機構與所述支架連接,另一端通過第三鉸接機構與一支座連接;所述擺動式液壓馬達以及支座安裝在通海艙的內壁上,液壓馬達輸出軸的另一端與通海倉的內壁連接;所述第一鉸接機構的鉸接點、第二鉸接機構的鉸接點、第三鉸接機構的鉸接點以及搖臂的第二端與液壓馬達出軸的連接點的順序連接線構成一平行四邊形。所述搖臂為直角搖臂,所述拉桿為直桿。?
進一步,所述鉸接機構的結構如下:包括與通海艙艙口蓋連接的支架,支?架上固定連接兩塊連接板,螺栓穿過所述兩塊連接板,且通過螺母與所述連接板固連,所述搖臂或拉桿的一端位于兩塊連接板之間,且與所述螺栓鉸接連接。?
與所述支架鉸接連接的所述平行四邊形啟閉機構有兩套。?
所述拉桿的結構如下:包括一個兩端帶有相反內螺紋的套筒,套筒的兩端借助螺紋連接帶有鉸接孔的螺桿。所述搖臂以及拉桿的鉸接處分別加裝有水潤滑軸承。?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在于:通過所述平行四邊形啟閉機構的組合運動,使通海艙艙蓋的開啟或關閉的整個過程都為平移運動。本發明占用艙外空間小,迎水面積小,如此產生的阻力小、能源消耗少;同時也不需要在通海艙外部設置滑行軌道,有利于保持整個深海空間站外表面的流線型。?
附圖說明
圖1為通海艙艙口蓋打開時的結構主視示意圖,通海艙沿K線局部剖視;?
圖2為圖1中通海艙艙口蓋啟閉機構的仰視圖;?
圖3為通海艙艙口蓋關閉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中E處的放大圖;?
圖5為圖2中F處的放大圖;?
圖6為直角搖臂的運動示意圖(以左蓋的關閉運動為例);?
圖7為拉桿的運動示意圖(以左蓋的關閉運動為例)?
圖8為直角搖臂及拉桿的運動示意圖(以左蓋的關閉運動為例),圖中還示出左艙蓋關閉時運動至中點的狀態。?
圖9為拉桿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說明。?
見圖1、圖2及圖4,本發明包括左右兩扇艙蓋1,兩扇艙蓋1的內壁分別固定連接支架2。以圖4所示艙口左部的艙蓋1的結構為例,直角搖臂3的第一端通過鉸接機構4-1與支架2第一處位置鉸接,搖臂3為直角搖臂,直角部帶有圓弧,便于加工。直角搖臂3的第二端與一夾具焊接連接,夾具緊固于擺動式液壓馬達7的輸出轉軸6上,液壓馬達輸出軸的另一端與通海倉的內壁連接。見圖2、圖4以及圖6、圖7,為了避免運動的艙口蓋與靜止的結構相碰撞,利用拉桿5進行運動協調,可保證艙口蓋在啟閉運動過程中處于平移運動狀態。拉桿5為直桿,拉桿5的一端通過鉸接機構4-2與支架2的第二處鉸接,拉桿?5的另一端通過鉸接機構4-3以及連接板9-3與支座(架)8連接,擺動式液壓馬達7以及支座(架)8分別固定連接在通海倉12的橫向內側壁上。擺動式液壓馬達7可選用市售雙向擺動、定角度的螺旋擺動式液壓馬達,最大擺動角度為180°,其具有緊湊的機構尺寸、承載能力大、抗振能力強、大扭矩輸出、安裝靈活,以及零泄漏和無位置漂移等特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研究所,未經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4747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