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耦合型檢測電路、雨量傳感器及雨量識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47175.7 | 申請日: | 2010-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331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周錦;朱星火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匯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W1/14 | 分類號: | G01W1/14;G06F3/044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專利商標事務所 44237 | 代理人: | 張全文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耦合 檢測 電路 雨量 傳感器 識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子傳感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耦合型檢測電路、雨量傳感器及雨量識別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存在的雨量檢測技術大約有:凹槽蝕刻金屬檢測、紅外線感應檢測和光敏電阻檢測、電容感應檢測等。
凹槽蝕刻金屬檢測要求在玻璃上蝕刻凹槽,再將雨量感應器以雙層金屬蝕刻于凹槽中,下雨時雨水流進凹槽,使金屬短路,從而達到檢測。這種做法難度高,不靈活。
紅外線檢測是將檢測器安裝在玻璃內側,由發射器發射紅外線經玻璃折射,再由接收器接收。當下雨時,玻璃表面附有水滴,紅外折射受到影響,接收器通過收到紅外線的強弱及變化來判斷。該檢測容易受外界光線、玻璃透光性、玻璃厚度和膨脹度等因素的影響,其穩定性有限。
光敏電阻感應檢測是利用下雨時,雨滴遮擋了部分光線從而被感應。它要求手動調節一定閾值,且在陰天或突然從光線強的地方進入光線暗的地方(如樹蔭或過隧道)等情況下也有可能誤檢測,其穩定性和自動化程度不佳。
電容感應檢測技術分為自耦和互耦檢測,自耦檢測技術是檢測感應電極與地之間的耦合電容變化情況,而互耦技術是檢測感應電極與驅動電極之間耦合電容的變化情況。電容感應技術對雨滴有一定的感應靈敏度,雖然靈敏度會由玻璃厚度決定,但它不會受光線、玻璃透光性及膨脹度等影響,穩定性優于以上檢測技術,但電容檢測同樣容易受人手或其它接地導體等干擾。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耦合型檢測電路,旨在解決現有的雨量檢測技術所存在的技術難度高、靈活性差、穩定性不佳、易受干擾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雙耦合型檢測電路,包括:
感應電極;
與所述感應電極相耦合的互耦電極,用于進行互電容模式檢測;
對所述互耦電極進行驅動的第一驅動信號發生單元,其與所述互耦電極連接;
通過電阻或等效電阻與所述感應電極電連接的自耦電極,用于進行自電容模式檢測;
對所述自耦電極進行驅動的第二驅動信號發生單元,其與所述自耦電極連接;
AD檢測通道,用于接收所述感應電極輸入的檢測信號;
所述第一驅動信號發生單元對所述互耦電極的驅動與所述第二驅動信號發生單元對所述自耦電極的驅動在不同時段進行。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包含雙耦合型檢測電路的觸摸屏終端,所述雙耦合型檢測電路包括:
感應電極;
與所述感應電極相耦合的互耦電極,用于進行互電容模式檢測;
對所述互耦電極進行驅動的第一驅動信號發生單元,其與所述互耦電極連接;
通過電阻或等效電阻與所述感應電極電連接的自耦電極,用于進行自電容模式檢測;
對所述自耦電極進行驅動的第二驅動信號發生單元,其與所述自耦電極連接;
AD檢測通道,用于接收所述感應電極輸入的檢測信號;
所述第一驅動信號發生單元對所述互耦電極的驅動與所述第二驅動信號發生單元對所述自耦電極的驅動在不同時段進行。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雨量傳感器,包括如上所述的雙耦合型檢測電路。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汽車,其擋風玻璃外安裝有雨刮器,在所述擋風玻璃內側對應所述雨刮器能夠刮掃經過的區域中設有如上所述的雨量傳感器。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雨量識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a,驅動與感應電極相耦合的互耦電極,得到互耦電容值;
在與步驟a不同的時段驅動與感應電極電連接的自耦電極,得到自耦電容值;
步驟c,若所述互耦電容值與所述自耦電容值均增大,則識別為有雨量存在。
本發明實施例基于穩定性和靈活性更優的電容檢測技術,結合自耦與互耦檢測,可以通過簡單的檢測電路結構達到有效地區分雨水與人手或其它接地導體的目的,尤其當應用于汽車前擋風玻璃時,它還能夠有效地檢測出雨刮片的動作,從而可以使汽車雨刮的控制更準確。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雙耦合型檢測電路的結構原理圖;
圖2A、圖2B、圖2C、圖2D分別是圖1所示電路結構圖中互耦電極與感應電極的具體結構設計示意圖;
圖3是將圖1所示電路結構用于互耦檢測時的等效電路模型示意圖;
圖4是將圖1所示電路結構用于自耦檢測時的等效電路模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匯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匯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4717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觸控式顯示裝置
- 下一篇:直升機巡檢電力線路的鎖定跟蹤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