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車輛座椅的座椅框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41435.X | 申請日: | 2010-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798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10 |
| 發明(設計)人: | D·雍格特;T·吉爾伯特 | 申請(專利權)人: | F.波爾希名譽工學博士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N2/68 | 分類號: | B60N2/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楊勇;鄭建暉 |
| 地址: | 德國斯***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車輛 座椅 框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車輛座椅的一種座椅框架,其中該座椅框架包括兩個座椅支架,這些座椅支架在車輛的縱向方向上延伸并且旨在用于在橫向上將該座椅框架附接到車輛地板上或附接到用于該座椅框架的多個調整軌上;以及一個座椅殼,該座椅殼被安裝在這些座椅支架上并且被連接到這些座椅支架上并且旨在用于容納一個坐墊。
背景技術
從實踐中用于車輛座椅的這類座椅框架是充分為人所熟知的。
DE?196?03?946?A1說明了一種車輛座椅。這種座椅具有一個座椅框架以及壓鑄輕金屬的一個靠背框架,這些框架通過多個座椅裝配件可樞轉地彼此連接。
DE?198?06?761?A1披露了一種用于生產機動車輛座椅的座椅殼的方法。該座椅殼由超塑性材料生產,該超塑性材料由一種輕金屬合金形成,特別是由一種含鎂的鋁合金或由一種含鋁的鎂合金形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開發在開頭提到類型的一種座椅框架,其方式為使它結合了最大的重量減少與一種高度剛度、特別是扭轉或彎曲堅挺度。
該目的通過下述1的座椅框架實現,其中2-8是本發明的優選方案:
1.用于車輛座椅的座椅框架,其中該座椅框架包括兩個座椅支架,這些座椅支架在該車輛的縱向方向上延伸并且旨在用于橫向地將該座椅框架附接到一個車輛地板上或附接到用于該座椅框架的多個調整軌上;以及一個座椅殼,該座椅殼被安裝在這些座椅支架上并且被連接到這些座椅支架上并且旨在用于容納一個坐墊;其特征在于,該座椅殼被連接到該對應的座椅支架上,其方式為使該座椅殼以及該座椅支架在該連接區域中形成一個封閉的輪廓,其中該座椅殼是由一種輕金屬形成的。
2.根據1所述的座椅框架,其特征在于,該座椅殼是由鋁、鎂或該對應金屬的一種合金形成的。
3.根據1或2所述的座椅框架,其特征在于,這些座椅支架是由增加剛度以及增加斷裂伸長率的一種材料形成的。
4.根據1至3之一所述的座椅框架,其特征在于,這些座椅支架是由鋼或一種鋁合金形成的。
5.根據1至4之一所述的座椅框架,其特征在于,座椅殼與對應的座椅支架的連接被設計為一種鉚釘連接、粘合劑連接、螺釘連接或這些連接類型的一種組合。
6.根據5所述的座椅框架,其特征在于,該座椅殼以及該對應的座椅支架在該連接區域中具有多個平的以及基本上平面的接觸面,并且該連接被形成為一種粘合劑連接。
7.根據1至6之一所述的座椅框架,其特征在于,該對應的座椅支架具有一個U形的截面,該U形的截面有兩個支腿以及連接這些支腿的一個腹板,并且該座椅殼在連接到該對應的座椅支架上的區域中具有一個Z形的截面,該Z形的截面有兩個相反指向的支腿以及連接這些支腿的一個腹板,其中座椅殼與對應的座椅支架的連接發生在座椅殼與座椅支架的這些支腿的區域中。
8.根據1至7之一所述的座椅框架,其特征在于,這些座椅支架經由多個鉸接連接被附接到這些調整軌上。
本發明的目的是在開頭提到類型的一種座椅框架中實現的,其中該座椅殼被連接到對應的座椅支架上,其方式為使得該座椅殼與該座椅支架在該連接區域中形成一個封閉的輪廓,其中該座椅殼是由一種輕金屬形成。
該座椅框架在該座椅殼以及對應分配的座椅支架的區域中作為一個封閉的輪廓的結構實質性地有助于在這個區域中增加座椅框架的扭轉或彎曲堅挺度。
在該座椅殼與這兩個座椅支架之間的固定連接導致了座椅殼對于將力從一個座椅支架傳送到另一個座椅支架上是以一種剪切力區的方式起作用的。將該座椅殼設計為一種剪切力區使得該座椅框架的可觀的重量減少成為可能。該座椅殼以及這些座椅支架能夠通過不同的連接技術而彼此連接。目的是要在該座椅支架與座椅殼之間通過該封閉的輪廓而實現扭轉或彎曲堅挺度的增加。
由于就堅挺度和強度而言在該座椅支架和座椅殼上所賦予的不同要求,座椅殼和座椅支架的混合結構是有利的。特別提供的是鋁、鎂或對應金屬的一種合金被用作輕金屬座椅殼的材料。在對應的座椅支架的情況下(該座椅支架優選地是由具有比該座椅殼的材料更高的勁挺度以及斷裂伸長率一種材料生產的),所使用的材料特別地是鋼或一種鋁合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F.波爾希名譽工學博士公司,未經F.波爾希名譽工學博士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4143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碎紙機清紙機構
- 下一篇:Cabridge組合型基帶EOC終端





